央广网兰州9月21日消息(记者寇刚)“并非所有‘他山之石’都可以攻玉,大家看……”9月19日,“风起黄河”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烟雨兰山非遗工坊,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齐家治玉传承人邢财成正在授课。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齐家治玉传承人邢财成正在授课(央广网记者 寇刚 摄)
烟雨兰山非遗工坊是一座集非遗传承、文化体验、培训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孵化基地。汇聚了甘肃省14个市州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瑰宝,目前,甘肃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9094项,兰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82项。
游客正在体验非遗项目(央广网记者 寇刚 摄)
在非遗工坊里,最受游客青睐的当属“体验”。除了室内展厅,工坊设有专门的户外体验区。“天气好时能体验非遗手艺,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非遗,收获不一样的乡村游‘乐趣’。”城关区文化馆馆长贾艳莉说。
“兰山周边有不少农家乐,但缺乏文化特色,吸引力有限。我们希望通过非遗培训把剪纸、制香、扎染这些文化元素植入农家乐给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实现‘文化赋能经济’。”贾艳莉如是说。
伏龙坪街道辖区居民刘春欢已第四次参加非遗活动,“我觉得参加这些非遗培训很有意义,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还可以把我们的这些传统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