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梁跑,作文写得好。
作文写得好,语文差不了。
首科心有底,成绩没人比。
作文听老梁,高考一定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分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这句话出自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材料强调真正的修养不指向特定功利目的,它的核心在于自我完善,从而揭示了修养的本质。这启示我们可以探讨修养不是为了外在的荣誉、利益,如升学加分、获得他人夸赞等,而是发自内心对自我品格、精神境界提升的追求。例如,一个人坚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是为了在人前炫耀知识储备,而是沉浸书中滋养心灵,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豁达,这便是对修养本质的践行。修养作为自我完善的努力,本身就具有非凡价值。
写作时可着眼于这种自我完善与自我成长如何让人在纷繁世事中坚守本心,收获内心宁静与满足。有些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每日抽出时间冥想、反思,不图其他,只为更好地了解自己、调整心态,他们逐渐变得沉稳坚韧,这体现出自我成长式修养的意义,即助力个体塑造强大且美好的内心世界。然后,再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事往往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如学习才艺是为了考级、参加社交活动是为拓展人脉谋利等。与之对比,突出修养应远离这类功利思维,回归纯粹。可以阐述只有摒弃功利心,才能真正品味到修养过程中的乐趣,实现深层次的自我蜕变,如不计较得失地投身公益活动,在助人过程中升华自己的品德修养。总之,作文立意要紧扣修养的非功利性、自我完善价值,从个人精神塑造、成长意义以及对功利社会现象的反思等角度深入挖掘,展现对修养真谛的思索。
【立意】
1.摒弃功利枷锁,追寻修养本真。
2.以修养为笔,绘心灵山河。
3.修养为内核,生命绽华光。
4.修养是自我完善的永恒信仰。
【范文】
真正的修养,是一场无关功利的自我修行
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行色匆匆,追逐着功名利禄,将各种具体的目标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然而,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穿透世俗的迷雾,照亮了我们对修养的重新认知。
修养的本质,是一场内在精神的深度耕耘。它无关乎外界的赞誉与物质的回报,纯粹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更加充盈。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在贫困的生活中,没有被物质的匮乏所困扰,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养,追求着道德与学问的精进。这种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使他的修养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反观当下,许多人将修养作为获取利益的手段,读书只是为了一纸文凭,学习技能只为高薪工作。这种功利性的修养,如同无根之木,缺乏内在的生命力,一旦外在目的达成,修养便失去了支撑,人也容易陷入空虚与迷茫。
修养与目的之间,存在着微妙而关键的关系。以修养为手段去达成其他目的,修养便会被扭曲。当一个人将修养当作获取他人认可的工具,那么他的言行举止就可能变得虚伪做作,修养也就失去了其本真的意义。只有将修养本身作为目的,我们才能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弘一法师李叔同,在功成名就之时,毅然决然地舍弃世俗的一切,遁入空门,潜心修行。他不是为了逃避现实,也不是为了追求某种特殊的目的,而是为了在修养的道路上寻求更深层次的自我觉醒。他的一生,是对修养本身执着追求的生动诠释。
追求修养,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于个人而言,修养能带来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当我们专注于自身修养的提升,不再被外界的喧嚣和功利所左右,便能在内心深处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这源于他深厚的修养。于社会而言,修养是文明进步的基石。一个社会中修养高的人越多,社会风气就会越和谐美好。当每个人都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社会矛盾将会减少,人际关系将会更加融洽,社会也将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
真正的修养,是一场无关功利的自我修行。它需要我们摒弃世俗的功利之心,专注于内在精神的提升。让我们踏上修养的征程,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寻找生命的真正意义。因为,真正的修养,本身就是生命最珍贵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