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歌的画面感和背后的故事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DAY2:金子美铃《向着明亮那方》

《黄昏》

昏暗的山坡上红红的窗,

窗户里头有什么?

有空空的摇篮,

和含泪的母亲。

明亮的天空中金色的月,

月亮上头有什么?

有个金子做的摇篮啊,

宝宝在里头睡着了。

想到一句广告词:“简约而不简单”。(道明叔的脸出现在眼前,花痴三分钟再说。)

三分钟后。

流动和转换的画面感。

镜头由近到远,我们的目光爬上山坡,锁住透光的窗户,好奇地向里面张望。

红红的灯光笼罩的不是温暖。

空空的摇篮,摇篮边母亲的眼泪,眼泪浸泡的是什么样的目光呢?

这一框红红的灯光啊,你会在这个黑夜里给我们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灯光说:“你抬头看天。”

画面转换。

和黑夜对比的是明亮的天空,和灯光对比的是金色的月亮。

让我们沿着月光爬到月亮上,那里没有冷清的广寒宫。

金子做的摇篮里,宝宝甜甜地睡着了。

这一轮金灿灿的月亮啊,你会在这明亮的夜空中给我们讲一个什么故事?

月亮会不会请你带回一捧月光,去帮母亲清洗她憔悴的面庞?

原来好的诗歌和好的绘本一样,呈现出优美的一面,却提供无限的可能让人去挖掘。

想到古人评《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而不伤”长什么样?读读上面那首诗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