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人们的衣着五彩斑斓,但以黑白红为主。
黑色给人沉稳却有沉闷压抑之感。
白色纯洁明亮却过于直白坦率而缺乏含蓄。
红色热情似火但过于张扬恣肆。
这时,我发现了一种色彩,比天蓝色浅,比深蓝色淡,不张扬,也不沉闷、不浅薄,给人优雅、纯净之感,含而不露。
有人告诉我,那叫“雾霾蓝”。
这真是一个包容的社会,用含“雾霾”的名字给这么美丽的色彩命名。
这也是一个亲民的名字,没有故作神秘,故作高深,它让普通民众立刻能记住它的名字,理解它的特点:朦朦胧胧、神秘莫测。
我想起许多流行的用语:小鲜肉、老腊肉、小奶猫、小野猫……不用琢磨,人的形象栩栩如生。
“雾霾蓝”的名字与色彩的传播、流行,迎合了社会,满足了民众的某种心理需求。
现在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教授、作家、主持人等一些知名人士,也都迎合社会,用视频、录音来讲述他们的见闻、见识,民众受益的同时,他们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普通的民众如何能引起众人的关注,在马太效应中使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呢?
一、发现自我的价值。
昨天买豆腐时,一老翁夸他的豆腐比别人的好,问其好在哪,老翁曰:别看你戴个眼镜,俺说了你也不懂。我见其说得深奥,买了他家的豆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域。不明觉厉。
二、独辟蹊径
如同“雾霾蓝”,在大众的色彩中,发现别一种色彩。创新永远是赢得机会的重要因素。
三、把握民众心理。
民众心理有趋同性,在相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之下,民众心理有共性。对共性的把握需要敏锐的直觉,或是对自我心理需求的分析预判。还要重视权威人士对民众的号召力。
四、学习
从成功人士身上,从书籍中,不断汲取经验、知识。人为我用,书为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