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世界水日世界水日的由来:
世界水日(英语:WorldDayforWater,或WorldWaterDay),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47/193号决议,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所提出的建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其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乏淡水问题,开展广泛的宣传以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中国水利部确定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从1991年起,我国还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为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世界水日确立的意义:
建立这么一个节日,为的是让人们能不浪费水,珍惜水!人类很早就知道水、利用水,水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液体。古代哲学家们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万物皆复归于水,所以一直把水、火、气、土当作四个基本元素,由它们构成世界上一切物体。直到1784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才证明水不是元素,是由两种气体化合而成的产物。1809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测定,1体积氧和2体积氢化合,生成2体积水蒸气。后来的科学家便定出了水的分子式:H2O。从这个角度来说,天下所有的水都一样。但在中国人眼中,水和水绝对是不一样的。唐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将水界定为三个等级,“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相传他曾著《水品》(或《泉品》),品评天下名泉名水,将宜煎茶的水按水质好坏分为二十等。而另一个爱评泉的人,清代乾隆皇帝,甚至曾闹出评出两个天下第一泉的逸闻来。历年主题:
2000年的主题是:“21世纪的水”(waterforthe21stcentury);2001年的主题是:“用水”(waterandhealth-takingcharge);2002年的主题是:“水与发展”(waterfordevelopment);2003年的主题是:“水——人类的未来”(waterforthefuture);2004年的主题是:“水与灾害”(wateranddisasters);2005年的主题是:“生命之水”(waterforlife2005-2015);2006年的主题是:“水与文化”(waterandculture);2007年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WaterScarcity)2008年的主题是:“涉水卫生”(internationalyearofsanitation)2009年的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transboundraywater-thewatersharing,sharingopportunities)2010年的主题是:“”(CommunicatingWaterQualityChallengesandpportunities)。2011年的主题是:“城市水资源管理”(waterforcities)2012年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WaterandFoodSecurity)2013年的主题是:“水合作”(WaterCooperation)2014年的主题是:联合国确定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WaterandEnergy)。水利部确定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2015年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Water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2016年的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2017年的主题是:联合国确定2017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废水”(Wastewater)。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2018年的主题是:联合国确定2018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Natureforwater)。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