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莫高窟教案设计服务网(共含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t1989102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莫高窟教案设计服务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其特点。
教学难点:
背诵指定片段。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文录音
拟定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层次,概括段意。
3、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省敦煌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词语。
2、谈谈文中描写了莫高窟的什么文物(景观)?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错随纠。
三、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默读课文,看看第一节与最后一节讲了什么?
2、自行分段,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概括段意。
四、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比赛记忆速度。
2、交流记忆方法,统计记忆数量,评选“记忆大王”。
3、指名默写生字新词。
评议(检查预习效果)
4、练习美观写生字。
五、作业布置。
《莫高窟》教案设计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过程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4、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4、给课文分段。
(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②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4、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第3-4自然段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3-4自然段,深化理解
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③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④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3、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4、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精读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4、小结。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段和第三段,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抽查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第一、三段
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3、对照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听课文,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
四、小练笔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尽量写得精彩些。
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似的飞出了教室,奔向操场快乐地玩耍起来。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那一刻,操场就是我们的小乐园。
(提示:写之前,可以先回忆一下课间操场上的情景,最好先观察一下再写,那样会使句子更生动。)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设计理念: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图片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3、架设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件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奇迹为巍峨屹立的长城,规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马佣,还有著名的佛教四大名窟:甘肃的东方塑像馆、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其中要数敦煌莫高窟最有名气了,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艺术明珠”也叫“千佛洞”。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多媒体出示莫高窟的全貌图。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明确读书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词卡片让学生读。
(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三主动探究,朗读感悟
1、交流:同学们,课文是怎样来写这些文物的呢?
2、学习第一自然段。(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2)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段意。
3、学习第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多媒体出示“彩塑”中的“卧佛”)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通过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3)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出示各种彩塑的图片让学生当游客赞叹这些彩塑.)
(4)指导朗读。
(5)指导背诵。
4、学习第3自然段
(1)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学第3自然段.
(2)朗读体会,想象画面。(课件出示各种“壁画”)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强调“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并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
(4)引导朗读。(可让学生配上各种动作进行朗读。)
5、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
(3)指导朗读、。
5、学习课文第五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
六、课外延伸,构建联系题。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
[让学生从事感兴趣的自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板书设计:
一颗明珠
莫高窟 彩塑 劳动人名的智慧结晶
壁画
藏经洞
[《莫高窟》教案设计(苏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