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来调整教案,使之更符合实际教学需求,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编儿歌教案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编儿歌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二、活动准备
音乐cd,cd播放机
花灯图片,鼓、打棒
三、活动重难点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四、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认识元宵节和花灯
(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
(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肢体造型感应重音
(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
(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3)引导幼儿发现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应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样吗?
(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
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乐器感应重音
(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
(2)乐器感应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铃鼓
(3)幼儿轮换敲奏
5、结束
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
幼儿编儿歌教案篇2
?教案准备】钢琴。
?教案过程】
一、活动导入,发声练习(价值点:打开歌喉,建立音乐常规)
1、发声练习《问好歌》。
2、复习歌曲《秋叶》。
3、要求:演唱歌曲时能表现出强弱变化。
二、学唱歌曲《风爷爷》
引导语:刚刚我们唱的歌曲中树叶都落下来了,那你们知道是谁把这些树叶吹落到地上的呢?(风)
过渡语:是呀,风爷爷让树叶都落在了地上。追问:你们喜欢风爷爷吗?为什么?
小结:有人喜欢风爷爷,因为它能让树叶落下来,能让小雨点从天空掉下来,能给我们带来凉爽。有时候不喜欢风爷爷,可能是因为风爷爷脾气不好,变的太大了,给我们带来了不方便。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关于风爷爷的歌曲,听听今天风爷爷心情怎样?
(一)欣赏歌曲,熟悉旋律。
关键提问:今天风爷爷心情怎样?(比较好)音乐听上去感觉如何?
小结:今天风爷爷心情比较好,可能刮的是小风,所以感觉开心的,舒服的,轻松的。
(二)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曲中的小朋友对风爷爷说了什么?
小结:风爷爷风爷爷你在哪里。风来了我不怕,风爷爷风爷爷你快来吧。
(三)学唱歌曲。
1、幼儿听随音乐学唱歌曲。
2、分男女生演唱。
三、表达表现(价值点:放松身体,尝试用肢体表现风爷爷吹来时事物的变化)
引导语:风来了很多东西都会随风翩翩起舞,我们一起来用舞姿告诉大家风爷爷来了吧。
教师示范,每句话开始时飞舞,最后一个字摆造型。
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开始飞舞的?什么时候停下来的?
小结:原来,要听清楚乐句,每一句话开始时飞舞,唱到每句话最后一个字时摆造型。
要求:
1、可以多一些翩翩起舞的动作,可以是旋转的,可以是移动的····
2、每句话结束时用造型定格。
3、可以和同伴合作表现。
儿歌《风爷爷》
风爷爷,风爷爷,
你在哪里?
风爷爷,风爷爷,
你在哪里?
我不怕,我不怕,
我不怕,我不怕,
风爷爷,风爷爷,
快快来吧!
幼儿编儿歌教案篇3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自编《画圆圈》,使诱饵初步懂得编的简单方法。
2、发展幼儿讲述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分别在圆形纸上画太阳、花、小鸭、蝴蝶、小鹿、气球、葡萄;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圆圈;大绒娃一个。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出示绒娃娃),她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问好),元元特别喜欢圆的东西。她爱吃圆蛋糕、爱戴圆帽子、爱玩圆皮球、也爱画圆圈圈。元牙说,现在要和小朋友一起画圆圈圈,你们高兴吗?”
(二)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想象:圆圈会变成什么?发展幼儿思维。
教师:元元有个本领,能用源泉画出许许多多好东西。现在请小朋友猜猜看,元元能用圆圈画出些什么?(幼儿猜对后,出示元元的画)
2、学遍《画圆圈》。
(1)用谈话的办法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把元牙的画都猜对了。元元的画有趣吗?为什么?(都是用圆圈组成的;还按一个圆,两个圆……七个圆的顺序排起来)。现在元元说想请小朋友们为她的圆圈编上一首,我想大家一定能满足她的要求。”
(2)告诉幼儿编的方法、要求。
教师:怎样摆弄呢?我们可以根据元元画的.特点,编成优美的话,念起来又好听,又顺口。”
(3)教师示范编第一句:元元的第一张画画了几个圆啊?
教师可编:“画上一个圆,太阳放光彩。”
(4)幼儿练习编,教师组织幼儿评论。对编得好的给予肯定,编好一句齐读一句。七张画都编好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把新编的话连起来念。最后教师启发幼儿为编尾句:圆圆真有趣,大家都来玩。”
(5)启发幼儿给取名字。
(6)集体朗诵自编的《画圆圈》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元元玩得有趣吗?元元用圆圈画了许多有趣的画。
幼儿编儿歌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皮球翻跟斗的有趣。
2、在玩玩、说说中尝试初步仿编。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玩过皮球。
2、人手一个皮球,小动物贴纸。
3、幼儿用书第3页。
三、活动过程:
(一)尝试玩球,激发对球的兴趣。
教师:妈妈买了一个球,你会怎么玩?
(二)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有趣。
1、完整欣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教师:妈妈买个皮球,上面有个谁?(小猴)
(2)教师:我来拍拍皮球,小猴在干什么?(翻翻跟斗)
2、拍一拍,尝试让小猴翻跟斗
教师:看一看,你的小猴是怎么翻跟斗的?(激发孩子拍球的兴趣。)
3、念一念,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趣味。(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并大胆学念。)
(三)初步仿编,体验玩球的乐趣。
1、教师:我来拍拍球,皮球翻跟斗。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想跟着皮球来玩翻跟斗呢?(幼儿自由表达)
2、引导幼儿尝试替换小动物,进行儿歌仿编。(用小动物替换小猴。)
3、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贴纸粘在皮球上,边拍球边尝试仿编。
幼儿编儿歌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朗诵儿歌。
2、让幼儿体会儿歌的意境,有表情地朗诵。学习正确发出"南"、"老"、"奶"的音。
3、激发幼儿学习小娃娃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品德。
活动准备:
1、南瓜若干个,小拉车一个。
2、幼儿情景表演一组。
3、 ppt背景图一张,老奶奶、小娃娃、以及指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ppt出示一个南瓜,请幼儿猜一猜南瓜哪来的?
2、观看情境表演,熟悉儿歌内容。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记住儿歌。
(1)教师有表情地将儿歌朗诵一遍,再让幼儿一边看手偶表演,一边轻声地朗诵。
(2)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重点练习:老、奶、南的发音。)
4、练习有表情地朗诵。
5、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讨论:小娃娃拉着小车笑哈哈,他为什么这么高兴?教育幼儿学习小娃娃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品德。
儿歌:大南瓜
老奶奶,收南瓜,
南瓜甜,南瓜多,
拿不了,抱不动,
来了一个小娃娃,
拉着小车笑哈哈,
帮助奶奶送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