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教育的读后感模板5篇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阅读是一种高效且便捷的方式,及时的写一篇读后感毕竟合适,写读后感其实是非常考验我们的理解能力的,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书上事情的领悟,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论教育的读后感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论教育的读后感篇1

正面管教:实践,才是教育的根本真理!

记得央视儿童频道,十年前有则广告:年轻女子给年迈的妈妈洗脚,被儿子看到了,小儿子有样学样,端着洗脚水颤颤悠悠来给妈妈洗脚,广告词是:你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则广告确实非常有创意,且具有教育意义,一则小广告教育了祖孙3代人。教育孩子,是从古至今最难的一个话题,人人总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教育方法不对,孩子就可能走上弯路;每一对父母呕心沥血总想要孩子成长为“大树”,可以独立于风中不倒塌,但这“教育”条路怎么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早在300年前,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尔就曾经发布过关于孩子的教育书籍《正面管教:卡尔·威尔的教育》,当然书名是后人根据书的含义命名的,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书里的很多的教育理念、思想,就算是放在现在,依然很先进,且书里很多教育理念,我本人读完也是非常赞同,比如关于孩子的饮食方面,提倡不挑食吃法;关于孩子德行方面,教育孩子“行得正坐得端”。

虽然也有具有批评的教育理念,比如在《正面管教:卡尔·威尔的教育》中,卡尔的朋友,是有选择的,都是被筛选过后的小伙伴,当家长发现某个孩子出现问题时,就会断绝卡尔和他来往,以防止孩子被伤害或是学坏,这像不像我们中国的古话“近墨者黑”?

可实际上“近墨者黑”未必就一定是黑。古书里说到,孟母为了让孟子学习,就有了三迁住宅的典故,孟子变成亚圣,没人知道是否真的是因为孟母三迁而成功,作文但一定有人知道,如果你学习孟母三迁、四迁甚至是五迁都没有用,因为孟子的成功不是单纯三迁就可以,这也是为什么效仿迁徙的母亲那么多人,却没能再次出现一个亚圣。由此看来,一个人会不会“变黑”,周围的环境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最主要的而是他的内心如何。

但不管是批评还是赞扬,这本书还是不失为年轻父母的读物。因为这个世上,教育最难,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只能去寻找适合孩子的最佳教育方式。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陆游写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教育身上,教育孩子,书上写的、嘴里说的,哪怕被重复一百遍,也不如亲自去实验一番来得有效果,毕竟实践出真理。

每一个母亲都会说孩子是上天给的最纯白的礼物,在成长中,他们会被染上各种色彩,是变得彩虹一般绚丽,还是变成墨水一般漆黑,全靠“教育”,良好的后天教育可以成就孩子成为“名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时候亲身体验获得的知识和见识,仅仅通过读书是永远得不到的,所以,教育,还是奉行“以书为辅,以实践为主”来的更好一些。

精选阅读

我们在学习中,读完书或文章,都可以去尝试写一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阅读作品后,我们都对作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读后感要抓住体会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展开联想,有感而发。有没有新奇而不失创意的作品读后感范文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警示教育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教育的读后感篇2

?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于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

这是一部日记体小说,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华章,尚不及这部小书对无数人的益处。

?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这是一部献给九岁到十三岁小学生的书,内容新颖,情节感人至深.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它所激荡的情节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泪水。

每一篇故事都以一个“爱”字为话题,作品中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

其中“灾难”这篇文章最令我敬佩。叙述了一个叫洛佩谛的学生,上学时在街上看见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在路上摔倒了。此时,有一辆马车向他驶来,于是洛佩谛大胆地跳了过去,把他拖救出来。不料自己的脚被车子轧伤了。大家都称赞洛佩谛是个勇敢的孩子。我被这个孩子惊人的举动所感动,也许他很天真,不知道自己过去以后,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也许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冲上前去,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自己却受了伤。这种学生之爱,是所有爱中最淳朴、天真的爱。

“纳利的保护人”这篇短文最令我感动,看的时候,我潸然泪下。驼背的纳利,身体小而弱,经常被人捉弄。但为了不使母亲伤心,常独自哭泣。有一次,弗朗蒂欺负他,卡罗纳把弗朗蒂打得狼狈不堪,从此再也没有人欺负纳利,卡罗纳成了他的保护人。纳利的母亲很感激卡罗纳,并将项链送给卡罗纳。也许他和我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才会给我带来如此大的触动。我也经常一个独自哭泣,也许因为我对被欺负的纳利感到同情,更对卡罗纳的正义感到敬佩。虽然这只一个小小的故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又有谁注意到,这些精神都需要“爱”来浇灌。

故事中的每篇短文都看似平凡,但是有着超强的魅力。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啊,老师的形象之所以高大,那是因为老师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爱的,没有爱,我们如何进步,没有爱,我们如何学会做人,没有爱,我们如何成长。

?爱的教育》一书中就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关注.欣赏.品位.思考.引导他们用爱心与每一个人对话。此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者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学习范本。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一书,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读着读着,我被里面的一篇篇日记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一百六十七篇饱蘸真情的日记,犹如阵阵涟漪激荡着我的心灵,使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书中让我最感动的人物是《学校午餐有肉吗?》这篇文章中写到的赵朗妈妈。赵朗的爸爸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腿,单位只给很少的补贴。他的妈妈只是一位清洁工人,收入很少,勉强可以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尽管生活很艰辛,但是,赵朗的妈妈却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营养问题。她总是跑到学校里问老师:“学校午餐有肉吗?”如果学校有肉吃的话,她就不用再给孩子买了。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多么无私的母爱啊!读着读着,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她也非常爱我,关心我。记得去年暑假,我的腿摔坏了,妈妈总是把我抱进抱出,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寒假里,下了一场大雪,天气非常寒冷,妈妈每天坚持陪我去图书馆看书。当我遇到难题时,妈妈总是耐心地帮我辅导……我现在才明白: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撒满了妈妈无私的爱。以后我一定加倍地爱自己的妈妈,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让妈妈少操一点心。

除了伟大的母爱,这世界上还有许多许多的爱。《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这本书,还让我知道了爱是无处不在的。太阳给大地温暖,那是爱;小草给大地绿色,那也是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美丽。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爱!让我们用爱去温暖这个世界!

论教育的读后感篇3

读完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我深受感动。这本书讲述了同学之前的友情,老师和学生之前的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

我最受感动的是老师讲的每月故事中的执着寻母的孩子。这个故事讲了小马尔可的父母负债,母亲不得不出国打工赚钱。一开始,小马尔可的母亲经常给家人回信,和家人保持着联系。可是,后来因为生了重病,家里写的信也常常不能回复。13岁的小马尔可日夜思念自己的母亲。

终于有一天,他决定离开家人,去寻找他那奄奄一息的母亲。在旅途中,他不辞辛劳,日夜寻找。经过重重困难,经过他人的帮助,小马尔可终于找到了他的母亲。母亲看到了小马尔可后,就有活下去的动力,接受医生和助手给她做手术。我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妈妈为了家庭辛苦付出努力,孩子深深地爱着妈妈,成为他母亲活下去的希望,这就是亲人之间爱的力量。

这本书还讲了很多关于真挚的爱的故事。比如:勇敢的少年鼓手,小抄写员,医院的天使,可敬的少年…………我被他们深深地感染着,被他们深刻地教育着。尤其是少年鼓手,讲了一位少年,在敌军的炮弹中奔跑过去,找自己军队的援军来帮助一起战斗。路途中,少年的一只脚不幸被子弹打中,忍着剧痛努力奔跑,终于把信交到援军手中,换来了战斗的最终胜利。而他的一条腿因为跑得太快,伤口感染,被截肢了。少年用一条腿救了战士们的生命。少年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炮火,没有枪林弹雨,不需要我们用生命来换取祖国的独立。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用知识和技术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爱。正如“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祖国的栋梁!

论教育的读后感篇4

假期里,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的《爱的教育》,我非常喜欢,一口气就读完了。

“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师如此细腻的用行动教会孩子怎样去爱。《爱的教育》中,作者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的。但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老师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女儿;我爱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你们之中,我一个都不愿责罚,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让我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于他,这位老师的坦诚深深地打动了我!他让我们意识到,老师或家长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么重要! 每个人在生活中,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错误,可是我们作为小孩子,却常常受到严厉的批评;而我们的进步却常常会被忽略!每个人都不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差生,或者爸爸妈妈不喜欢的坏孩子。“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老师给我们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爱。

这本书教会我们要真正的把爱心,献给需要的人,应当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从换位思考做起,学会理解、谅解和宽容。这不仅是大人们的事,我们逐渐长大了,很多事,同样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们的老师,和养育我们的父母。

论教育的读后感篇5

?爱的教育》用了日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男孩的故事,记录了他十个月在学校、社会的所见所闻、他父母的信和老师讲的感人的每月故事。

在《爱的教育》书中,特别是“精神讲话”《万里寻母》,让我不禁对里面的主人公马珥珂敬意。他的母亲在他11岁时为了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儿,自己一个人到了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富有的人家,当女佣,后来因为主人连续搬家而断了联系。

13岁的主人公马珥珂,不顾路程的危险,向父亲提出了一个人去南美洲寻找母亲的请求。这件事一开始虽然没有成功,可两天后他父亲的一个船长朋友听说了这件事后,便去找到了他父亲告诉他可以免费带马珥珂去南美洲。马珥珂在去南美洲找母亲的路上遇到了许多人,有好人也有坏人,有慈祥的老人,善良的西班牙妇女,热心的小伙计和无恶不作的小偷,等等。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马珥珂终于找到了母亲。

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我知道爱有小有大,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观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为国献身……

爱好像把金钥匙,爱,让我们奋不顾身地去帮助别人,爱是多么伟大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