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四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描写劳动的乐趣优秀作文

描写劳动的乐趣优秀作文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篇1

  新历四月二十二日,爸爸要我到乡下大舅舅家去。

  我一大早起来,就赶车去大舅舅家。一下车,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层一层的梯田整齐地排列着,许许多多的蝴蝶在油菜上嬉戏,蜜蜂带着勤劳的汗水归去,草儿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最令我高兴的是,这里的空气清新;田野里到处是春耕的农民,他们有说有笑的,一点也没有感觉疲倦的样子。

  来到舅舅家,少不了又是好菜好饭盛情款待。饭后,我和舅舅一家人闲聊起来:

  “你们干这么多的活,肯定累坏了吧?”我问。

  “这有什么呀!我们队里有很多人比我们种地种得还多,他们都没有嫌累。”舅舅答道。

  “真佩服你们,要是换成是我,那还不给累死。”我说。

  “其实也没啥子。刚开始学干活的时候,我还不是和你一样,后来干活干久了,才习惯了。”我大舅是高中生,因为文化大革命,所以在家务农。他顿了顿,接着说:“毛主席都说‘劳动光荣’。我认为他老人家说得很对,我们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靠劳动发家致富,有什么不好呢?你看,农村人的生活跟城里人一样,啥子家用电器都制齐了。”舅舅感慨地说。言语间流露出喜悦的神色。

  这时舅妈端着茶,走过来说:“你看到社会上的二流子没有吗?他们成天骗吃骗喝、贪图享乐、从不劳动,谁见谁烦,进‘鸡圈’是迟早的事。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不怕劳动,我们劳动惯了,不劳动还感觉不舒服。”

  我从舅舅和舅妈的言谈举止中,体会到了劳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是呀,没有耕耘哪有收获?

  篇2

  大家都知道,劳动会给人带来乐趣。我也这么认为,因为就在这个星期的劳动中,我得到了乐趣。

  轮到我们值日了。我负责拖地,拉起拖把就走。不料,却一脚踩在拖把上,摔了一个大跟头。我想:真是出师不利呀。到了水池子,我拧开水管就开始涮洗拖把。但是,由于没有经验,拖把怎么也涮不干净。没办法了,我只好用手一点一点洗。

  涮完拖把,我就向教室走去。拖把很湿、很重,一个劲地往下滴水。于是我就抓住拖把杆,努力地左右甩起来。正玩得高兴,一位老师走过来对我说:“小同学,不要乱摇,应该用两只手抓住拖把杆,让它垂直。”老师一边说,一边手把手地教我。

  回到教室,我就准备拖地。这一次,我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开始小心、认真地托起地来。

  唉,谁知道“防不胜防”。当我提起拖把给同学让路时,拖把上的泥水还是蹭到墙上了。我赶紧用抹布擦,但仍然留下了一点痕迹。

  我一面怨自己太冒失,一面又提醒自己要加倍小心。我决定,向“高手”请教,这个高手就是我们班经常拖地的呼泽。我向他讲述了我拖地的经过,他不但没有嘲笑我,还耐心、“专业”地给我教了许多打扫卫生的小窍门。由于有了前边拖地时的经验和教训,再加上他的指导,托起地来果然轻松多了,我快速地托完了剩下的地。

  望着干净的教室,我笑了,笑声是那么多快乐,那么多响亮。是劳动教育了我,老师和同学帮助了我,我在劳动中找到了乐趣,劳动使我快乐成长。

  篇3

  劳动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这是我和妈妈在调换“角色”后的宝贵经验。

  在我的万般恳求之下,妈妈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和软磨硬泡,只得答应和我互换角色,让我当一回“妈妈”。我自豪的成了“妈妈”,就当然得做饭给“女儿”吃了。说干就干,可是烧什么菜成了我当“妈妈”后的第一个“拦路虎”,不过经过我的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破敌良策”,最后决定给“女儿”做碗蛤蜊蒸蛋。首先,我将买来的新鲜蛤蜊一股子倒在水池里,用水冲洗,可是那上面有许多黑乎乎的脏东西怎么也洗不干净,于是我拿来牙刷,费力地刷去壳上的脏东西,渐渐地,壳上的污泥全部刷干净了。一个个蛤蜊洁白如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接下来就是打鸡蛋了。我学着以前妈妈的样子,将鸡蛋拿在手里,轻轻地往碗口处一敲,蛋壳就裂了,我从裂缝处将蛋壳摆成两半,里面的蛋清和蛋黄像一个英勇的伞兵跳到碗里,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大花,然后我用手抓了一点盐,往鸡蛋上撒,用筷子将鸡蛋搅拌成了橘黄色,之后将蛤蜊倒进碗里。接着颤微微的拿起菜刀姜葱切成末,一刀,二刀…… 经过我的“千刀万剐”,可怜的葱便“粉身碎骨”了。

  最后就是要蒸蛋了,我往锅里加了水,再将碗放进锅里,打开煤气灶,用中火蒸了十五分钟,蓝色的火苗欢快的舔着锅底,看起来美极了,十五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在即将出锅时,我将葱花均匀的撒在蛋羹上面,鸡蛋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三尺,真是色香味俱全。

  蛋羹做好了,虽然汗流浃背,但是看着“女儿”吃着香喷喷的蛋羹,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因为劳动不仅让我动手又动脑,提高了自理能力,还让我从中收获了快乐,劳动真有趣!

  
的人还:

Copyright © 2019- how234.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