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当我感到懈怠、疲倦、迷茫的时候,都会独自看一遍星爷的喜剧之王,片头尹天仇面对大海高喊“努力!奋斗!”和后来对柳飘飘喊出“我养你啊”的情景一次又一次令我悄悄红了眼眶。
两句简短的台词却仿佛可以给人心注入无穷的力量,胜过无数千篇一律的心灵鸡汤。
我常常设想,如果我是尹天仇,击败我的不是世人的嘲弄,命运的安排,现实的冷酷,也不是生活所安排的那个卑微渺小的龙套身份的禁锢,而是当我面对深爱之人时,却没法给他们一个幸福生活的无力感,这种深深的无力感一定会击溃我身为一个男人的自信和尊严。
所以我必须要努力,趁我还年轻,趁一切还来得及,趁爱人正青春美丽,趁父母尚未老去。
不要因为年轻,而觉得还有很多的退路和余地,以此为借口一次次地逃避和放弃,当你有一天猛然发现自己已不再年轻的时候,生活已打得你满地找牙,而你,已经无力还手,亦无路可退,就这样尴尬地被夹在生活的夹缝里,上下不得,进退维谷,剩下的除了苟且还是苟且。
(二)
住我家附近的邻居,他家的儿子比我大两岁,却已经结婚五年,是一个三岁孩子的爹了,可是他从不出门工作,小两口每天就是在家里打网络游戏,连家务都不干,平日里对父母吆五喝六,甚至恶语相加,他的父母拿他没办法,年过五十了还要做饭带孙子干农活。
前段时间回家,听说他父亲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扛着行李包远赴他乡打工去了。
很多人都骂他啃老,这哪里是啃老。
有钱的富二代才有资格叫啃老,没钱的人那就是在啃父母的骨头血肉。
我对父母说,隔壁的某某某也太不像话了,他爸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出去赚钱养活他。
我爸叹口气说,这也算是报应吧,他爸年轻的时候跟他一样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现在老了老了,沦落到这种地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我愕然无语,有时看到他家那调皮可爱的孩子,忍不住会想,等这孩子将来长大了,会不会也这样对待他呢?
我妈常说,一个人一辈子吃的饭是有数的,一辈子吃的苦也是有数的,年轻时多吃一些苦,老来就少受一些罪,年轻时不吃苦,到老就会千百倍地还回来。
我管这叫苦难守恒定律。
(三)
昨夜雨疏风骤,向来一杯晕,两杯倒的我和老六喝了个酩酊大醉,不知东方之既白。
老六是我的高中舍友,当时我们宿舍一共八个人,他排第六,我们都叫他老六。
除了偶尔在QQ、微信上打个招呼,我和老六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过了,我甚至连他的空间和朋友圈都没有权限查看,他把我们这帮“故人”全都屏蔽掉了。
想必这几年他过得不大如意,才不想让我们看到他的经历和境遇。老六是个好面子的人,又是心高气傲的脾气,他没办法接受自己的不成功不完美,更没办法接受自己在众亲友眼中的不成功不完美。
万万没想到,这次在这人海茫茫的异地他乡偶然重逢,他竟然熟络地和我打招呼,邀我一起喝酒,看着他在小酒馆昏黄的灯光下漫不经心地讲述着过去七年的经历,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和欣慰,失落的是我们都已经不是当年的自己,散落了一些曾经的梦想和坚持,欣慰的是终于可以正视当下的自己,丢弃了那些少时的幼稚和偏执。
我从来没想过,曾经立志当诗人,当民谣歌手的文艺青年老六,今天会成为一个代驾司机。
我也从来没料到,曾经向往自由,崇尚单身,发誓不谈恋爱不结婚的老六,竟然结了婚,还在去年生了个儿子。
他说,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拼命给我儿子赚奶粉钱,攒钱买房子,争取有一天能把她娘俩接到城里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一瞬间我有些恍惚,我想到了初中时语文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年的闰土早已不是当年月光下,瓜地里的天真少年;我想到了筷子兄弟的微电影《老男孩》里,当“曾经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如今在何方”的歌词响起来时,那些为了生活在各自岗位上辛苦奔波劳累的同学们。
我想起了当年的老六。
当年的老六是个彻头彻尾的伪文艺青年,任性,倔强,叛逆,忧郁,但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民谣和写作,想象着将来不是成为一个歌手,就是成为一个诗人或作家。
他是我们里面最有才华和文艺气息的一个,也是在常人眼里比较怪异另类的存在。
那个时候,他把高中辍学,并放豪言要靠稿费养活自己的韩寒当做偶像,一心要追随偶像的步伐。
现在想想,是不是觉得我当年很幼稚可笑?老六苦笑着说,我知道你们当时心里都是这样笑我的,你们觉得我注定会失败,可悲的是,我不争气地让这失败成为了事实。现在我曾经挂在嘴边用以励志的关于韩寒稿费的事迹已经成了传遍网络的鸡汤段子,而我却成了一个昼夜颠倒,起早贪黑的代驾司机。
我听着心里也有些微酸,嘴上却打哈哈说,劳动者最光荣,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老六灌了一口啤酒,说,你知道我现在最烦的一句话是什么吗?就是高晓松那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点头,叹息。
早在七年前,很多人都还没听过这句话的时候,老六就已经在一本文艺杂志上看到了这句话,当时他激动地逢人就说,几乎成为了他的口头禅。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句话成了他当年辍学的一针催化剂。
高二那年,老六辍学了,他放下了沉重的学业,和父母厚重的期望,背着背包去了远方。
那几年,他走过很多地方,最北到过内蒙草原,最南到过云南丽江,为了生活,他当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很多份工作,但是基本没有攒下什么钱,更没有成为歌手,诗人和作家。
两年前,他在父母的逼迫下结了婚,去年有了孩子,为人夫为人父的他,一夜间成熟了很多。
我说,没想到你会妥协,会结婚生子,我以为你一辈子都会像当年说的那样,就这样孤独地漂来漂去呢,毕竟当年你走得是那么决绝。
他说,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想法,永远不要斩钉截铁地规划好未来的道路和目标,除非你有说到做到,坚持到底的恒心和毅力,否则你要随时做好应对各种变数的准备和计划,不然就会像我现在这样,文不成武不就,老大不小了仍一无是处,不仅没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甚至连大多数凡人都不如。
我安慰他,你还不到三十好吧,套用简书某大神一句话,你才二十多岁,为什么总怕来不及?
他说,我就是要害怕来不及,我现在才意识到人一定要有紧迫感,你越早努力,就拥有越多给予所爱之人幸福生活的实力,几年前有个朋友劝我说,你现在不努力,将来难道要你心爱的姑娘跟你一起吃泡面?我当时还天真地说,我又不谈恋爱不结婚。当时可没想到会有今天,所以不要过早的给自己的未来下结论,更不要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年轻的时候都不能努力奋斗,如此堕落颓废,等将来人到中年岂不是更没得混了。
年轻时不努力,将来面临残酷的中年危机时该怎么办?
我深以为然,龚自珍有句诗“壮岁始餐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千万不要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自私任性,放荡不羁,天天想着自由和远方,等你想要安定下来过安稳日子的时候,却不得不被生活逼迫地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你不是向往远方吗?到时候让你远方个够,说不定还会落得个客死他乡,落叶不能归根的孤苦下场。
老六说,现在我终于知道父母为什么一直逼着我结婚了,你不成长是因为你还没有感到肩上的重任,责任会逼着你成长,成长得越早越快越能挑起家庭的大梁,等到责任当头压下,无路可退,无人分担之时,再去苦苦支撑已经晚了。
年轻时的苟且根本不算苟且,人过中年的苟且才是真的苟且。
我说,你现在能跟我说这些,看来是真的不在乎面子了。
面子,面子在生活面前算个屁啊!老六如是说。
我想起了当年在新闻上看到的一个男孩,他不顾母亲泪流满面苦苦哀求,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扬言要像韩寒那样,做一个威风的职业赛车手。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成为赛车手了吗?或许也是像老六一样,成了一个代驾司机吧?但我还是在心底里祝愿他梦想成真。
看着灯光下醉醺醺的老六,我眼前又浮现出七年前的夜晚,在校园门口路灯下,那个决然远去的年轻人的背影。
“回头一群朴素的少年,不知不觉地走远,不知道哪一天,再相见。”
我愿每一个人都能活成曾经向往的样子,如若不能,也请勉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