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解读】
1.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
【考题范例】
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最大贡献是:
A、扩大了中国和世界的潮流 B、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C、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解析】选B
近代化的含义一是政治民主化,二是经济逐步工业化。据此来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光辉作用:一是起到了政治民主化作用,二是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两者当中以政治民主化作用为主要,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预习内容】
一、酝酿和爆发
1、条件:清末“ ”和“ ”客观上促进了 的发展 2、酝酿:
1)思想: 、陈天华、邹容等以 、 为中心,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 和 学说。
2)组织: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 后,又在东京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3)军事: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 ,打击了清政府,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4)纲领:孙中山提出“ 、 、 、 ”的政治纲领,后来发展成为“ ”。
3、爆发:湖北革命党人策划起义,计划泄露。 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占领武昌。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成立:1912年1月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 ,以 为国旗。
1
2、《临时约法》颁布:
1)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各民族一律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选举、 权。确立 、 、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 制。
2)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民主宪法。 3)意义:具有反对 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结局: 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原因: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法,势力强大。列强以 、 、经济封锁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革命营垒中的 和旧官僚向革命党人进攻。 被迫妥协退让。 四、历史功绩
1、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制度,建立起 ,使人民获得一些 的权利。 2、推翻了“ ”,沉重打击了 ,为中国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重点问题】
辛亥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牛刀小试】
1、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清封建统治
2、右图是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是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3、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4、下图为辛亥革命期间的漫画,读图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A.武昌起义的爆发 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
C.清帝退位 D.清朝的强大,光芒四射
5、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B.维护孙中山的大总统权利 C.换取帝国主义支持 D.逼迫清朝皇帝退位
7、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8、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颁布
9、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0、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11、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对辛亥革命正确的评价是
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务,是彻底失败了
②从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来看,是失败了
3
③给封建君主专制致命的一击,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是完全的胜利 ④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胜利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辛亥革命给中国近代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①推翻了封建帝制 ②推翻了封建制度
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④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70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对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材料三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