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特征及意义探析——以明清顺德古镇为例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特征 及意义探析 ——以明清顺德古镇为例 口梅策迎 [摘要]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政治性公共空间、生产性公共空间和生活性公共空间 三类。多种多样的公共空间满足了宗教、商业、生活等功能的需要,凸显了地域、文化、形态等方面的特征,蕴 涵着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在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往往成为聚落的形态中心和精神中 心,成为当地群众日常交往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公共空间;传统聚落;珠江三角洲 [文章编号]1006-0022(2008)08—0084—05[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硼B TheCharacterandMeaningofPublicSpacej13the丁raditionaJVillagesofthePeadRiverDelta—— A Case Study of he tShunde Ancient T0wn jn he tMing and Qing Dynasties/Mei Ceying 1M ̄l."a ̄lll The public space i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the Zhujiang delta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civic,work,and living spaces.I his variety of spaces provides for the religious,commercial,and everyday needs of village residentsand .expresses unique vemacular,cultural,and morphological qualities.The public space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serves as both the physical and spiritual center of the village,important places where people gather and communicate. IK ̄lnlr,I Public space,Traditional village,The Pearl River Delta “聚落”一般指人类住宅及其附带的各种营造 城镇系列已经形成,其他地区以府,Jt、l县治为核心 物之集合体,在现代,泛指一定地域内,具有一 的城镇体系亦初具规模;水乡古村落已是硕果仅 定人口数量、有相对独立的文化结构(如语言、文 存,主要有顺德的逢简、鹤山的古劳、番禺大岭 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的聚居处。本文所指 村等(图1)。 的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实际上是“广府水乡”,是 以连片桑基鱼塘或果林、商品性农业区为开敞外 部空间的、具有浓郁广府民系地域建筑风格和岭 南亚热带气候植被自然景观特征的中国水乡聚落 类型,按规模又可分为“水乡古城”、“水乡古镇” 在漫长的水乡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珠江 三角洲水乡城镇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 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形成 和“水乡古村落”[ 。珠江三角洲的水乡聚落大部 是由中央政府设置的府(市)、县,具有正式建制 分成型于明清两代,由于历史称谓的不同,城和 的城镇。这种城镇一般都是区域内的政治、经济、 镇、市和墟难以区分。一般来说,“水乡古城”主 文化、军事中心,如在战国时期,番禺城(今广 要有番禺(现在的广州西关一带);水乡古镇则遍 州)就开始成为珠三角的重要城镇和商业都市。 布各地,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如清初,广(州)一 第二种是由农村中的“圩”、“场”、“墟”等演变 佛(山)一陈(村)一(石)龙广东四大镇作为一个 而成的市镇、县,甚至府州,是珠江三角洲古代 84麓 PLRRRE ̄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以l潞图1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分布图图2东莞县城图注:引自清康熙版Ⅸ东莞县志》i一r0参冷i—~、、尊孱篡焉黑≯岛魄耘..暑城镇化的现了种主要的形式。随着广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兴起还出批新兴的工商业城镇和港口型城城镇的形成为镇[川。珠江三角洲墟市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活的多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公共空间。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样的,传统聚落在规模上由iJ@j大再到市的发展过程空间有机地进行的,、由村到镇(墟)正式建制的也都是围绕着公共。例如~,城镇县署、学宫、寺庙(图3);般村落则为宗图3香山县城图注:引自清康熙版“香山县志》祠)往往作为标志性建筑而构成公共空间的核心(图2~,般村落宗祠是、最重要的建筑物,而墟市水道等作为市商业和运输功能的公共空间则以线形分布在聚落的周边井、,街巷空间与宅院、码头等社会生活场所联系非常紧密,霆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几乎不存在公共空间。事实上,我国古代庙会活(图4图5)、。在规模较大的城镇中、,还体系与类型目前对于传统聚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的《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等记述或描绘的市井生活、有会馆茶座(楼),庭园等小型公共空经济节事庆祝、间分散各处所融合在与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场,动等场景和画面,就说明了当时公共空间起极大地满足了社会生活也给街巷空间带来了浓、、文化、民俗方面,,侧重于对建筑形的存在,反映出公共空间和社会生活互动。多样化的需求江门古镇),态、类型的专门研究而对古代城市公共发展的良好关系F3]当然,厚的生活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如佛山。空间的研究则比较少,很多学者甚至认为,不能简单按照西方公共空间、由于严格的城市管理方式中国古代城市理论所定义的广场街道等类型去区分2008歪麓8瀚麓24卷85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是。因为作,一种无形的控制力。为城市史研究中的聚落公共空间类型它之墟市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形成的原因,个历史范畴,,也是个地域文化的也是当地重要的公共空间,。明代大、范畴与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划分。良有墟市四个分别为南门、东门北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城镇公共空间也具有共同的时代碧鉴。顺德在清光绪年间成为省内蚕茧业,般有相对稳定性,,贸易中心如鱼市大良增加了细墟,、大墟、上街,属性因此同历史时期城镇公共空间墟(城东上街庙)、以及蚕市”、一些专业的市场蚕纸市等。的类型主要根据同的性质进行划分的,。桑秧市“、,者p应通过系统分析与研究本文将珠江三角于城南下河口与伏波桥下这些墟市既包洲传统聚落的公共空间按性质的不同分括沿水街巷的状的“线状“空间(城内街市的成三类(图6):(1)政治性公共空间。结构呈东西向的这类空间往往,丰一”字形),也存在点,广场,”空间(些大型墟市如大文化图4番禺大岭村公共空间布局处于聚落的中心或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地如墟)(图8)墟市构成了各级商业。、体现出政权支配特色署衙、、宗族、宗教信仰等对空间的,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民众寄托精神的所在、分析明清大良城的空间形态现县署既是空间上的核心心,,可以发祠堂寺院佛堂及城隍庙、财神庙,又是权力的中等业。从而把视觉的中心与观念上的中心结一(2)生产性公共空间、。主要为带有商,合在起。实际上,明清大良城最重要的,手工业等生产或交易功能的空间、只公共空间是那些寺庙及其前后的空地是和与当地生活相呼应的文化含义。对文人商人或者特定的团体服务、,如墟人们意识上神圣的空间和生活中集聚的区通过初市、运输埠头会馆、行业协会等。。域有等,。这些空间是和当时封建社会生活方式,步考察,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珠江三角洲传统公共,(3)生活性公共空间众日常生活园、主要为普通民相呼应的、因为当地的神诞佛事几乎月月,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地域特征空间的发展,。娱乐服务和交流的些空间,,天天有、如较隆重的神诞有西山庙北、也是狭义上真正的公共空间、如戏台、庭主帝诞,天后庙天妃娘娘诞一观音庙观音诞。是以其聚落发展为背景民间有云“所茶馆等。此外还有,些颇有特色的祈神活动以也深刻反映了干百年来沉淀而成的岭南以明清时期的顺德县城大良为例当然除了寺庙(广场)活动所形成的块状,水乡特征海庙”,。例如,顺德祠堂南大特点要由县署心。、学宫、神庙形成其公共空间核核心空间沿大良河地带及街巷形成了富“这句话从个侧面反映了宗族制度一顺德县始建置于明代景泰三年(公元,有水乡特色的线”状聚会场所”,还大量、盛行是珠江三角洲水乡社会的。1452年)县署位于县城中心而形制基,存在相对独立的“点状空间(桥头水水口、埠头是水乡生活的,种自然产物,本沿袭自明代(图7)。形成了全城中心建筑群“埠街巷节点等)、。过这些核大良城正悬亘,具有风水和象征意义(2)文化特征埠头也有各种不同。南门外凤山之麓的宝林寺是当地,心、点、线状公共空间。构成了完整的公的用途并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第其始~座寺庙”宝林禅寺创自南汉之世。。共空间结构体系开放性和时效性是珠,海滨孤寺耳[4l。及明景泰初,遂为邑江三角洲传统公共空间在文化方面的重要之首刹自此宝林寺便是大良最为重,8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征一,公共空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在要的公共空间每逢“典礼”或“开读诏。特征和意义从文化的角度看,定程度上影响了珠三角农村社会结构的。书”,官吏、乡绅等定聚集于此,明清嬗变和社会组织的多元化例如,,墟市不时期大良祠庙数目众多但在城池中分、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反映了社会政治关,仅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而且它本身布较少,如关帝庙在县城凤山下、城隍庙主帅庙存在着独特的几何学系,,就造就了而成的一种文化。,反映了当地社会多元在县治左北帝庙等制、胡候祠与崇报祠在县治东等;,也是社会生活的具体化、表达了从物。管治的情况,公共空间与民俗节庆是相辅、大量的祠庙,如文武庙、天妃庙、、质到意识所以,从生活到空间的内在同构性空间结构在庙会观音诞、赏灯,、打醮等多分布在城池之外。这些礼考察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活动中往往连同集市贸易展开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吸引了四,宗教与文化建筑基本呈散点状分布,,除了在其发展历史形态上进商人小贩和各类游人。在城中形成大良城的精神核心体现了行系统梳理外,更重要的是归纳出其特征形成了临时}生的公共空间118辫绷豁PLRnAE~5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图5三水大旗头村公共空间布局图6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体系与类型(3)形态特征。聚落公共空间的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置,。虽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无形中强化着家族的作用和影响,强化和文化特征,最终还是具体反映在空间形,珠江三角洲城镇传统公共空间的布局一了和谐团结的家族观念,保障了家族文态上。由于人多地少和水网密集的缘故具体来说及建筑形制般比较灵活,,并没有很正统、化的延续性。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状变化自由形态轻灵而丰富,。04LN布局和政治空间但是寺庙A宅前旗杆制。、祠堂、(3)朴实灵活的自然观。珠江三角洲,珠江牌坊等建筑的布局仍遵循礼,除了气候特色以外有所不同同;其次。,其主体文化也与中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态具有如下寺庙建筑造成标志性和象征,由于人们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首先,,珠三角的传统文化属于特征:①多呈不规整的线状自由形态;②常依托祠堂杆、所以寺庙等场所在传统的公共社会生活海洋文化类型,与中原的大陆文化类型不中取得了支配性的地位民信仰的中心关系上是,。寺庙不仅成为先、珠三角在历史上属于半自治政性空间;③空间流通、由牌坊、照壁、旗也成为公众聚会议事,休治体系,其威权统治和中央集权的因素较形成了望柱等小品形成围而不堵的效果;④,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也反映出一定的尊卑中国历史,低;最后珠三角的传统文化受到了百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双重影响一尺度适当利于步行者活动。,多与河道相,种务连而有较强的亲水性(2)和谐团结的宗族观念。实的文化体系尚风水。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主要表达了四个方面的文化含义:(1)尊卑有序的礼制内涵国古代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个以血缘、地缘为主的农耕社会。由于珠江三角洲水网密集,,民间崇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族文化传统。珠江三角~传统聚落的布局也体现了灵活随地形而灵活布置礼制是中在顺天道、洲水乡聚落中祠堂是宗族文化的,个不有机的自然观和法则;公共空间在平面尺度上通常比较小,。,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物质载体,在保护和。定宗法、安民生的儒家人文精神影响下“。,延续家族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祠堂主“例如之地,遍布各地的墟市多设于水陆交通、中国历史上常把礼制作为实现社会良好运转的基本手段谐,要体现的是种家族性的联系””,“怀抱祖饮水思。条件好或者地理位置重要的要冲,枢纽礼”的精神就是秩序与和“。德源”、“慎终追远也是后代人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镇墟市、其内核为宗法和等级制度,礼、”是”、“报本返始的种孝道表现因此不仅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中心文化信种伦理政治、提倡的是君惠臣忠、父慈子作为传统公共空间的祠堂除了多种用途之外,息中心,而且往往形成。个局部区域性自明,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的社还是宗族精神的中心,有荣宗耀。的中心市场两代以来会秩序与人伦和谐[5l祖规、激励志气的歌功颂德和教化作用族(4)实用互利的商业意识,。、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受到了儒家礼制、族长、宗祠等制度化了的文化要素在珠三角手工业发达如纺织2008年第8邈第24卷87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褥岩山逸^缕m图7顺德县城图‘]。图8大良传统公共空间布局业、制陶业,、造船业等都已经达到了相当场所。[参考文献][1]朱光文.的水平条件地区。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岭南水乡[M]15.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同时珠三角也是海外贸易发达的、4结语近年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给2005..,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经由这里,[2]周毅刚1015.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发展及其.形态研究E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5.运往世界各地因而它又被称为海上丝正是珠江三角洲悠久的绸之路的起点。传统聚落空间造成定的破坏,因此对传。[3]李蕾李红,.聚落构成与公共空间营造口]—.对外贸易传统,孕育了这、地区强烈的平等互利的意统聚落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活的初步研究通过规划师,2004,(9):8182一.商业精神上,讲究公平买卖、对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空间与相关社会生,质德县志:卷十六[4]川胜迹略[0].清咸丰年间刻北京:中识也渗透到会馆。行业公会等场所布置本文认为在传统聚落中存,本.在着多种多样的公共空间由于商品价值观渗透所造就的珠三支线、其布局由核心,[5]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州]2005..、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15.散点组成个有机的整体网络、多[作者简介]梅策迎角居民的商业文化心态和性格特征求财富、,如追样的空间满足了宗教的需要,商业和生活功能等。笃信金钱的力量和作用等。,都较并蕴涵了深层次的文化含义,传也,级注册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其他地区强烈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不,统公共空间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体现了当,2003级博士研究生仅可供人们聚会交流之用业文化景观也逐渐反映出”时珠三角聚落的经济和工程技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状况。、实用互利的商业意识并形成了独特的商。思想意识和[收稿日期]20080526例如,“,茶文化就掺杂了很、毫无疑问公共空间在珠江三,[修回日期]20080626多商业文化成分方遍布三角洲各市镇,交角洲传统聚落的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心,通口岸的茶楼酒馆,是人们交流聚会的地,往往成为聚落的形态中心和精神中。同时也是洽谈商务和交易的个重要成为当地群众日常交往的重要场所国88麓壤曝PLR~nER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