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设备所在地。著作权受到法律保护,侵权行为地的界定是难点。侵权赔偿可根据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计算,还应包括合理开支。著作权侵权赔偿有三种计算方法,可选择最有利的方式。被告住所地法院确认侵权,并根据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计算赔偿。
法律分析
一、网络著作权侵权管辖法院是哪里?
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侵权行为地的界定是确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管辖问题的难点,以往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涉及网络的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问题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网络服务与对网络的使用具有无国界性等特点,使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侵权行为地的界定非常复杂。
著作权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不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侵犯著作权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发现著作权被侵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二、著作权侵权怎么计算赔偿?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著作权侵权赔偿有三种计算方法:
1、以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为依据;
2、以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为依据;
3、法定赔偿。
司法实践中还有一些具体的做法,这些赔偿方式可以选择适用,按照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计算。
著作权侵权是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的,确认著作权侵权的赔偿,要看能否计算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如果可以,按照其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就行,如果不能,要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来计算赔偿,也可以按照法律上规定的要求进行赔偿。
结语
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一般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确定。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于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情况,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著作权受到法律保护,侵权行为将承担相应责任。在计算赔偿金额时,可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进行赔偿,同时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若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无法确定,则法院将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赔偿金额,最高不超过五十万元。因此,当涉及著作权侵权案件时,应考虑以上相关因素,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赔偿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二章 著作权 第三节 权利的保护期 第二十三条 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视听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六章 附 则 第六十四条 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四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第二节 表 演 第三十九条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
(四)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五)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六)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被许可人以前款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