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畜牧区草原湿地水源保护工作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畜牧区草原湿地水源保护工作

作者:达吾列提别克·沙汉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6期

达吾列提别克·沙汉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镇草原监理所,阿勒泰 836500)

摘要:新疆畜牧区地广人稀,独特的地理位置、从事的畜牧事业及群众生活特点,使草原畜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实际养殖中人们不合理开发,畜牧区草原上的湿地水源是草原畜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因素之一,因此亟需促进畜牧区抓好草原上的湿地水源保护工作。

关键词:湿地作用;湿地特征;湿地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06.091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of Grassland Wetland in Animal Husbandry Area

Dawulietibieke·Shahan

(Grassland Supervision Office,Chemulchak Town,Altay City,Altay Prefecture,Xinjiang,Altay 836500,China)

Abstract:Due to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animal husband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s life,the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Because of the unreasonable exploitation in practice,the wetland water source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so it is urgent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 water source.

Key words:wetland function,wetland characteristics,wetland protection,measures

0 引言

湿地是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是一座独特的天然水库,它带给人类和自然的益处是巨大的,在地面水过多时,湿地可以吸收地表多余的水不易形成涝灾,而在干旱条件下,湿地则可以减慢地表水的蒸发吸收而不易形成旱灾,湿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区域内水资源总量的相对平衡。湿地也是陆地区域与水资源区域的交界处,它的形态是地表存在一定量的积水,尤其适宜水生植物的生长。湿地不仅为自然创造了丰富资源,而且能防止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控制污染、调节生态气候等,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便利,也为人类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奠定基础。

1 湿地特征

全球都认识到了湿地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各国采取很多措施保护湿地,如立法、宣传教育等。湿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水生植物的特点是其特殊的通气系统,有非常发达和成熟的能适应生长环境的组织。如莲藕,它的叶片有很多孔眼,将不断地从外界吸收氧气,通过孔道向莲藕的其他组织传输氧气,使处于水下环境的一部分也能很好的生存。水生植物是重要资源,它为很多浮游生物或鱼类提供充足养料,对于水体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起着重要作用[1]。

(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土在自然界为为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的混合物,而湿土则是土的另一种形式,因此孔隙中存在水和气体。

(3)在每年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决定成为湿地的因素是其水文条件,而水的来源、深度、水淹的持续时间等使湿地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水对于湿地的形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湿地也被称为水成土。

2 湿地发展情况

2.1 湿地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生态系统失衡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畜牧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极大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因为人们对于湿地的认识以及保护意识不够,过度使用湿地创造的自然资源,导致湿地遭到大规模破坏,部分地区湿地已经退化甚至消失,改变当地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

畜牧区现有的湿地因养殖户肆意放牧以及改造成居民住房,畜牧区动物养殖大多不是企业的,很多养殖户都是散户,大都散养动物,对粪便的处理方式随意,直接排放的粪便并不管理,这就直接污染了湿地水资源,由于养殖动物数量增加,使湿地已经承受不了粪便的净化,并且人们也在捕杀一些濒危动物、砍伐珍稀树木,导致一些动植物因为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人类捕杀面临灭绝的境地,使湿地物种数目急剧下降,湿地面积急剧缩小,湿地净化污水以及防旱防涝等功能退化,出现畜牧区的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气候异变等问题,这些后果则反过来严重制约畜牧区当地的发展。

2.2 湿地保护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湿地组成并不是单一的,其成分多元,结构复杂,当提出保护以及管理湿地时,涉及的部门有很多,如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因此难以实施管理和保护,各部门只关注自身组织的利益以及发展,却忽略湿地管理应是所有部门统一协调开发和保护。对于湿地的破坏,我国现有制度并不能涉及湿地保护的方方面面,存在一定漏洞,对于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体系并不完善,这些都影响湿地保护的发展与成效[2]。

3 保护措施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其作用是无可比拟的,保护湿地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但由于近年人类的开发建设、污染等多种因素威胁着湿地发展,所带来的后果已经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阻碍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湿地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3.1 法律手段

在采取措施过程中,各地要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法律是最具有威慑力和强制性的手段,为防止湿地面积进一步缩小、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应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使执法人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坚决打击破坏湿地的行为,勇于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同时,根据畜牧区当地湿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惩治措施,加

大损害湿地的惩罚力度,湿地保护管理部门要积极宣传湿地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一些网络媒体等手段向公众展示湿地保护工作的进展。

3.2 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保护湿地过程中必须与技术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每个相关部门应积极派技术人员参加学习研发先进的湿地污染治理技术的课程,研究湿地合理的开发模式,加强湿地恢复,如退耕还林、种树、种草等,努力做到用低成本获取高收获的可持续性发展。指导人们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湿地,使人们在保护湿地的基础上,用正确科学的技术手段取得最大化利益[3]。

3.3 统筹协调治理

对于湿地的保护要遵循严格防控、统筹协调的原则。排查对于湿地的破坏因素,如城市及农村生活污水、畜牧业粪便、工业废水,从根源上杜绝损害湿地的因素,严格控制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废水的处理,对于在湿地区域内建设工厂、农业生产等严重威胁到湿地发展因素,则要严格采取工厂迁走、停止农业生产等强制性措施。对于已经退化或遭到严重损害的湿地,则是采取自然修复以及人工辅助的科学防治措施,帮助湿地恢复以往的生态结构和环境。

3.4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各级负责部门要将湿地保护宣传工作列入日常工作中,明确职责权限,理顺工作机制,并专门培养宣传人员。加强宣传教育,如科普讲座、张贴海报等方式,普及湿地知识,树立当地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当地群众的素质,培养人们的湿地保护意识,敦促大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便更多的人参与湿地保护,鼓励人人都参与湿地保护工作。

3.5 规范畜牧区养殖方式

当地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养殖户如何科学养殖动物,将其规范化、合理化。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充分运用当地资源。定期组织培训,向养殖户普及正确的养殖方法与技术,对于粪便、污水的处理则是严格要求养殖户必须做到相关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集中处理动物粪便,积极鼓励他们学习有用的养殖技术,使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并理解科学养殖的重要性,不仅可以规范当地畜牧业,也能在湿地保护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湿地作用是巨大的、无可替代的,因此湿地也被称为地球的肾脏。它不但具有丰富资源,还有最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受到人们重视。因此,不仅要重视湿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还要完善法律法规和采取综合措施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沈玉涛.内蒙古乌海市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建议[J].产业创新研究,2018(9):11-12.

[2] 黄浩铭.湿地生态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7):8-9.

[3] 郑大刚.我国畜牧区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9(3):78-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