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措施
审批:
审核: 校核: 编制:
标准文案
目 录
一 、设计依据 ............................................................. 1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措施 ............................................. 1
2.1、中隔墙缺陷处理 ..................................................... 1 2.2、泄洪冲砂闸闸墩缺陷处理 ............................................. 4 2.3、泄洪冲砂闸溢流面缺陷处理 ........................................... 6 2.4、导流明渠贴坡砼缺陷处理 ............................................. 9 2.5、其他缺陷处理 ...................................................... 11 2.6、混凝土缺陷汇总表 .................................................. 12 三、一级配砼、环氧砂浆、预缩砂浆修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 .................... 14
3.1、一级配砼修补 ...................................................... 14 3.2、环氧砂浆修补 ...................................................... 15 3.3、预缩砂浆修补 ...................................................... 18 四、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领导小组 ............................................ 19 五、缺陷修补设备及主要材料配置表 .......................................... 20
大全
标准文案
一、设计依据
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2、《水工混凝土实验规程》DL/T5150-2001; 3、《水工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69-2002; 4、《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5、《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SL223-1999 6、合同文件及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的相关规程规范。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措施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的范围包括:中隔墙墙体、泄洪冲砂闸闸墩、各坝段溢流面、导流明渠贴坡砼等部位。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内容包括:表面外露钢筋头、管件头、蜂窝、麻面、气泡密集区、错台、挂帘、表面缺损,小孔洞、单个气泡和表面裂缝等。 2.1、中隔墙缺陷处理
2.1.1 中隔墙混凝土缺陷处理范围
中隔墙混凝土缺陷处理主要范围见下表,表2-1所示。 表2-1 中隔墙混凝土缺陷处理范围统计表
序号 部 位 中墙墙体 D.T0+91.00~D.T0+74.74 EL.298.00~EL.319.50 中隔墙墙体 缺陷内容 模板印痕 渗水 错台 拉模筋头外露 混凝土破损 原因分析 模板孔隙未堵好,模板未加固牢固 粗骨料集中,振捣不到位,出现漏振 模板支撑不牢固 爆破飞石 1 2 大全
标准文案
D.T0+74.74~D.T0+59.74 EL.298.00~EL.319.50 大模板拉模筋孔洞 渗水 粗骨料集中,振捣不到位,出现漏振 爆破飞石 粗骨料集中,振捣不到位,出现漏振 爆破飞石 粗骨料集中,振捣不到位,出现漏振 3 混凝土破损 中隔墙墙体 D.T0+59.74~D.T0+44.74 大模板拉模筋孔洞 EL.298.00~EL.319.50 渗水 混凝土破损 中隔墙墙体 D.T0+44.74~D.T0+29.74 大模板拉模筋孔洞 EL.298.00~EL.319.50 渗水 4 2.1.2 中隔墙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表2-1中隔墙墙体D.T0+91.00~D.T0+74.74、EL.298.00~EL.319.50段混凝土缺陷主要有模板印痕、渗水、错台、拉模筋头外露等。 1、模板印痕
对出现模板印痕的部位,采用电动手砂轮进行打磨平整,与周边混凝土保持平顺相接。 2、表面错台
错台大于2cm的部分,先用扁平凿按1:30(垂直水流向错台)和1:20(顺水流向错台)坡度凿平顺,并预留0.5~1.0cm的保护层用电动砂轮打磨平整,与周边混凝土保持平顺连接;错台小于2.0cm的部位,直接用电动砂轮按相同坡度打磨平整。错台的处理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 3、混凝土层间渗水
对于渗水部位,将渗水范围内表面混凝土凿除,至密实混凝土,并用清水清理干净,凿除深度和形状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干燥除尘处理。大面积区域用钢丝刷和高压风清除松动颗粒和粉尘,小面积区域可采用钢丝刷和棕毛刷进行洁净处理。对局部潮湿的基面还需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采用自然风干。混凝土面干燥后,先涂抹堵漏剂,然后再分层涂抹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对深度小于6cm的砼表面缺陷部位,当修补厚度
大全
标准文案
大于2cm时,应分层涂抹,每层修补厚度为1cm~2cm,如超过2cm时,分层嵌补,层间拉毛以利结合。一次涂抹的面积不超过1.5×3m2。
修补材料:混凝土内层垂填堵漏剂,6cm以内深度的缺陷,采用分层垂填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深度大于6cm的蜂窝露筋缺陷,用一级配砼修补。修补所用一级配砼的标号应在原砼标号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4、拉模筋头外露
砼表面拉模钢筋头,用电动砂轮进行切割,并切除至混凝土表面以下20mm~30mm,采用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填补。
表2-1中,中隔墙墙体D.T0+91.00~D.T0+74.74、EL.298.00~EL.319.50段,中隔墙墙体D.T0+59.74~D.T0+44.74、EL.298.00~EL.319.50段,中隔墙墙体D.T0+44.74~D.T0+29.74、EL.298.00~EL.319.50段存在的缺陷主要有混凝土表面破损、大模板拉模筋孔洞及混凝土表面渗水等,采取的处理方法如下。 ⑴.混凝土表面破损
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破损部位,缺陷深度≥5mm,应标定范围凿成四边形或多边形等规则面,凿至坚实砼基面,深度以最深凹处的凿除厚度不小于5mm,用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表面涂刷一层环氧基液;缺陷深度≤5mm,主要采用打磨的方式进行处理,磨平后表面涂刷一层环氧基液。对于局部打磨后形成的小孔,可将孔内清理干净后,用预缩砂浆填补。
⑵.大模板拉模筋孔洞
混凝土表面大模板拉模筋孔洞,采用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对孔洞进行填补,待初凝后用砂纸打磨光滑。 ⑶.混凝土层间渗水
大全
标准文案
对于渗水部位,将渗水范围内砼凿除,至密实混凝土,并用水清理干净,凿除深度形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干燥除尘处理。大面积区域用钢丝刷和高压风清除松动颗粒和粉尘,小面积区域可采用钢丝刷和棕毛刷进行洁净处理。对局部潮湿的基面还需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采用自然风干。混凝土面干燥后,先涂抹堵漏剂,然后再分层涂抹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对深度小于6cm的砼表面缺陷部位,当修补厚度大于2cm时,应分层涂抹,每层修补厚度为1cm~2cm,如超过2cm时,分层嵌补,层间拉毛,以利结合,一次涂抹的面积不超过1.5×3m2。
修补材料:混凝土内层垂填堵漏剂,6cm以内深度的缺陷,采用分层垂填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深度大于6cm的蜂窝露筋缺陷,用一级配砼修补。修补所用一级配砼的标号应在原砼标号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2.2、泄洪冲砂闸闸墩缺陷处理 2.2.1 泄洪冲砂闸闸墩缺陷处理范围
泄洪冲沙闸闸墩混凝土缺陷处理范围见下表,表2-2所示。 表2-2 泄洪冲沙闸闸墩混凝土缺陷统计表
序号 部位 缺陷内容 错台 水汽泡 1 泄洪冲砂闸闸墩 表面不平整 蜂窝 拉模筋头外露 原因分析 模板支持不牢固 振捣不到位,气泡未排出 模板支撑不牢固,出现跑模 一次下料过多、粗骨料集中、振捣不到位 2.2.2 泄洪冲砂闸闸墩混凝土缺陷处理 1、混凝土表面错台
对错台大于2cm的部分,先用扁平凿按1:30(垂直水流向错台)和1:20(顺水流向错台)坡度凿平顺,并预留0.5~1.0cm的保护层用电动砂轮打磨平整,与周边混凝土
大全
标准文案
保持平顺连接;错台小于2.0cm的部位,直接用电动砂轮按相同坡度打磨平整。对错台的处理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 2、混凝土表面水气泡
⑴.气泡密集区:小于5mm直径的气泡密集区部位,根据砼表面强度情况决定是否打磨,如砼表面密实,则仅对水气泡进行清孔。如砼表面强度低,应对砼表面进行打磨,磨至坚硬密实的砼基面,对水气泡进行清孔,经平整度检查符合要求后,表面修补环氧基液。大于5mm直径的气泡密集区部位,凿成四边形或多边形,凿至坚硬密实的基面,深度以最凹处的凿除厚度不小于5mm,修补材料:顶面、侧面采用环氧砂浆或丙乳砂浆修补,底面采用预缩砂浆(厚度不小于25mm)或环氧砂浆,修补过的部位表面涂刷一层环氧基液。
⑵.单个水气泡:用小钢钻掏孔,清除孔周乳皮和孔内杂物及松散砼,大于5mm直径的用环氧砂浆或预缩砂浆填补。 3、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对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部位,采用电动手砂轮进行打磨平整,与周边混凝土保持平顺连接。
4、混凝土表面蜂窝
⑴.缺陷凿除处理。将缺陷部位松散砼凿除,直至密实砼,四周凿成垂直状,并凿成方型或圆形,严禁形成锅底形,有锐角的部位应凿除。凿挖时应避免造成周边砼表面脱皮,凿挖的深度视缺陷架空的深度而定,原则上不小于3cm,凿挖时如钢筋出露,凿至钢筋底面以下不小于5cm。
⑵.修补材料。6cm以内深度的缺陷,采用分层垂填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深度大于6cm的蜂窝露筋缺陷,用一级配砼修补。修补所用一级配砼的标号应在原砼标号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大全
标准文案
4、外露拉模筋头
砼表面拉模钢筋头,用电动砂轮进行切割,并切除至混凝土表面以内20mm~30mm,采用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填补。 2.3、泄洪冲砂闸溢流面缺陷处理 2.3.1 溢流面混凝土缺陷范围
各坝段溢流面混凝土缺陷范围见下表,表2-3所示。 表2-3 溢流面混凝土缺陷统计表
序号 部 位 缺陷内容 错台 水汽泡 1 5坝段溢流堰过流面 #原因分析 模板支撑不牢固 振捣不到位,气泡未排出 一次下料过多,粗骨料集中,振捣不到位 一次下料过多,粗骨料集中,振捣不到位 模板孔隙未堵好 振捣不到位,气泡未排出 模板支撑不牢固 一次下料过多,粗骨料集中,振捣不到位 一次下料过多,粗骨料集中,振捣不到位 蜂窝 拉模筋头外露 限位筋外露 2 5#坝段溢流堰门槽 蜂窝 错台 水汽泡 3 6#坝段溢流堰过流面 表面不平整 蜂窝 拉模筋头外露 4 6#坝段溢流堰门槽 蜂窝 2.3.2 溢流面混凝土缺陷处理
表2-3中,5#坝段溢流堰过流面及门槽部位,主要存在的混凝土质量缺陷有错台、水气泡、蜂窝、拉模筋头外露、露筋等,采用的处理方法如下。 1、混凝土表面错台
对错台大于2cm的部分,先用扁平凿按1:30(垂直水流向错台)和1:20(顺水流
大全
标准文案
向错台)坡度凿平顺,并预留0.5~1.0cm的保护层用电动砂轮打磨平整,与周边混凝土保持平顺连接;错台小于2.0cm的部位,直接用电动砂轮按相同坡度打磨平整。对错台的处理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 2、混凝土表面水气泡
⑴.气泡密集区:小于5mm直径的气泡密集区部位,根据砼表面强度情况决定是否打磨,如砼表面密实,则仅对水气泡进行清孔。如砼表面强度低,应对砼表面进行打磨,磨至坚硬密实的砼基面,对水气泡进行清孔,经平整度检查符合要求后,表面修补环氧基液。大于5mm直径的气泡密集区部位,凿成四边形或多边形,凿至坚硬密实的基面,深度以最凹处的凿除厚度不小于5mm,修补材料:顶面、侧面采用环氧砂浆或丙乳砂浆修补,底面采用预缩砂浆(厚度不小于25mm)或环氧砂浆,修补过的部位表面涂刷一层环氧基液。
⑵.单个水气泡:用小钢钻掏孔,清除孔周乳皮和孔内杂物及松散砼,大于5mm直径的用环氧砂浆或预缩砂浆填补。 3、混凝土表面蜂窝
⑴.缺陷凿除处理。将缺陷部位松散砼凿除,直至密实砼,四周凿成垂直状,并凿成方型或圆形,严禁形成锅底形,有锐角的部位应凿除。凿挖时应避免造成周边砼表面脱皮,凿挖的深度视缺陷架空的深度而定,原则上不小于3cm,凿挖时如钢筋出露,凿至钢筋底面以下不小于5cm。
⑵.修补材料。6cm以内深度的缺陷,采用分层垂填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深度大于6cm的蜂窝露筋缺陷,用一级配砼修补。修补所用一级配砼的标号应在原砼标号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4、拉模筋头外露
砼表面拉模钢筋头,用电动砂轮进行切割,并切除至混凝土表面以内20mm~30mm,
大全
标准文案
采用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填补。 5、混凝土限位筋外露
对溢流堰过流面限位筋外露部位砼进行凿除,至溢流堰钢筋,四周凿成垂直状,并凿成方型或圆形,严禁形成锅底形,有锐角的部位应凿除。将限位筋整体取出,后采用分层垂填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修补完成后用电动手砂轮进行打磨平整。 2.3.3 6#坝段门槽部位混凝土缺陷处理
表2-3中,6#坝段溢流过流面及门槽部位,混凝土存在的质量缺陷主要有错台、水气泡、蜂窝、拉模筋头外露及表面不平整等,采取的处理方法如下。 1、混凝土表面错台
错台大于2cm的部分,先用扁平凿按1:30(垂直水流向错台)和1:20(顺水流向错台)坡度凿平顺,并预留0.5~1.0cm的保护层用电动砂轮打磨平整,与周边混凝土保持平顺连接;错台小于2.0cm的部位,直接用电动砂轮按相同坡度打磨平整。对错台的处理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 2、混凝土表面水气泡
⑴.气泡密集区:小于5mm直径的气泡密集区部位,根据砼表面强度情况决定是否打磨,如砼表面密实,则仅对水气泡进行清孔。如砼表面强度低,应对砼表面进行打磨,磨至坚硬密实的砼基面,对水气泡进行清孔,经平整度检查符合要求后,表面修补环氧基液。大于5mm直径的气泡密集区部位,凿成四边形或多边形,凿至坚硬密实的基面,深度以最凹处的凿除厚度不小于5mm,修补材料:顶面、侧面采用环氧砂浆或丙乳砂浆修补,底面采用预缩砂浆(厚度不小于25mm)或环氧砂浆,修补过的部位表面涂刷一层环氧基液。
⑵.单个水气泡:用小钢钻掏孔,清除孔周乳皮和孔内杂物及松散砼,大于5mm直径的用环氧砂浆或预缩砂浆填补。
大全
标准文案
3、混凝土表面蜂窝
⑴.缺陷凿除处理。将缺陷部位松散砼凿除,直至密实砼,四周凿成垂直状,并凿成方型或圆形,严禁形成锅底形,有锐角的部位应凿除。凿挖时应避免造成周边砼表面脱皮,凿挖的深度视缺陷架空的深度而定,原则上不小于3cm,凿挖时如钢筋出露,凿至钢筋底面以下不小于5cm。
⑵.修补材料。6cm以内深度的缺陷,采用分层垂填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深度大于6cm的蜂窝露筋缺陷,用一级配砼修补。修补所用一级配砼的标号应在原砼标号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4、拉模筋头外露
砼表面拉模钢筋头,用电动砂轮进行切割,并切除至混凝土表面以内20~30mm,采用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填补。 5、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对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部位,采用电动手砂轮进行打磨平整,与周边混凝土保持平顺连接。
2.4、导流明渠贴坡砼缺陷处理 2.4.1 贴坡混凝土表面缺陷范围
贴坡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缺陷范围见下表,表2-4所示。 表2-4 贴坡混凝土表面缺陷统计表
序号 部 位 缺陷内容 错台 水汽泡 1 导流明渠贴坡砼 表面不平整 蜂窝 拉模筋头外露 原因分析 模板支撑不牢固 振捣不到位,气泡未排出 模板支撑不牢固 一次下料过多,粗骨料集中,振捣不到位 2.4.2贴坡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
大全
标准文案
1、混凝土表面错台
对错台大于2cm的部分,先用扁平凿按1:30(垂直水流向错台)和1:20(顺水流向错台)坡度凿平顺,并预留0.5~1.0cm的保护层用电动砂轮打磨平整,与周边混凝土保持平顺连接;错台小于2.0cm的部位,直接用电动砂轮按相同坡度打磨平整。对错台的处理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 2、混凝土表面水气泡
⑴.气泡密集区:小于5mm直径的气泡密集区部位,根据砼表面强度情况决定是否打磨,如砼表面密实,则仅对水气泡进行清孔。如砼表面强度低,应对砼表面进行打磨,磨至坚硬密实的砼基面,对水气泡进行清孔,经平整度检查符合要求后,表面修补环氧基液。大于5mm直径的气泡密集区部位,凿成四边形或多边形,凿至坚硬密实的基面,深度以最凹处的凿除厚度不小于5mm,修补材料:顶面、侧面采用环氧砂浆或丙乳砂浆修补,底面采用预缩砂浆(厚度不小于25mm)或环氧砂浆,修补过的部位表面涂刷一层环氧基液。
⑵.单个水气泡:用小钢钻掏孔,清除孔周乳皮和孔内杂物及松散砼,大于5mm直径的用环氧砂浆或预缩砂浆填补。 3、混凝土表面蜂窝
⑴.缺陷凿除处理。将缺陷部位松散砼凿除,直至密实砼,四周凿成垂直状,并凿成方型或圆形,严禁形成锅底形,有锐角的部位应凿除。凿挖时应避免造成周边砼表面脱皮,凿挖的深度视缺陷架空的深度而定,原则上不小于3cm,凿挖时如钢筋出露,凿至钢筋底面以下不小于5cm。
⑵.修补材料。6cm以内深度的缺陷,采用分层垂填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深度大于6cm的蜂窝露筋缺陷,用一级配砼修补。修补所用一级配砼的标号应在原砼标号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大全
标准文案
4、拉模筋头外露
砼表面拉模钢筋头,用电动砂轮进行切割,并切除至混凝土表面以内20~30mm,采用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填补。 5、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对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部位,采用电动手砂轮进行打磨平整,与周边混凝土保持平顺连接。
2.5、其他缺陷处理
其他缺陷处理,按照《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措施》进行。
大全
标准文案
2.6、混凝土缺陷汇总表
各部位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汇总见下表,表2-5所示。 表2-5 各部位混凝土表面缺陷汇总表
序号 部 位 缺陷内容 模板印痕 1 中隔墙墙体 D.T0+91.00~D.T0+74.74 EL.298.00~EL.319.50 漏水 错台 拉模筋头外露 混凝土破损 中隔墙墙体 D.T0+74.74~D.T0+59.74 大模板拉模筋孔洞 EL.298.00~EL.319.50 漏水 混凝土破损 中隔墙墙体 D.T0+59.74~D.T0+44.74 大模板拉模筋孔洞 EL.298.00~EL.319.50 漏水 混凝土破损 中隔墙墙体 D.T0+44.74~D.T0+29.74 大模板拉模筋孔洞 EL298.00~EL.319.50 漏水 错台 5 泄洪冲砂闸中隔墩 水汽泡 振捣不到位,气泡未排出 打磨 原因分析 模板孔隙未堵好 振捣不到位 模板支撑不牢固 爆破飞石 振捣不到位 爆破飞石 振捣不到位 爆破飞石 振捣不到位 模板孔隙未堵好 处理措施 打磨 人工凿除,环氧砂浆或速凝砂浆修补 打磨 打磨 人工凿除打磨,速凝砂浆修补 速凝砂浆修补 人工凿除,环氧砂浆或速凝砂浆修补 人工凿除打磨,速凝砂浆修补 速凝砂浆修补 人工凿除,环氧砂浆或速凝砂浆修补 人工凿除打磨,速凝砂浆修补 速凝砂浆修补 人工凿除,环氧砂浆或速凝砂浆修补 打磨 2 3 4 大全
标准文案
表面不平整 蜂窝 拉模筋头外露 错台 水汽泡 模板支撑不牢固 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到位 模板支撑不牢固 振捣不到位,气泡未排出 振捣不及时,下部骨料堆积 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到位 模板孔隙未堵好 振捣不到位,气泡未排出 模板支撑不牢固 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到位 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到位 模板孔隙未堵好 振捣不到位,气泡未排出 模板支撑不牢固 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到位 打磨 人工凿除 打磨 打磨 打磨 人工凿除,细石混凝土回填 打磨 人工凿除 打磨 打磨 打磨 人工凿除 打磨 人工凿除 打磨 打磨 打磨 人工凿除 打磨 6 5#坝段溢流堰面 蜂窝 拉模筋头外露 限位筋外露 7 5坝段溢流堰门槽 #蜂窝 错台 水汽泡 8 6坝段溢流堰 #表面不平整 蜂窝 拉模筋头外露 9 6坝段溢流堰门槽 #蜂窝 错台 水汽泡 10 导流明渠贴坡砼 表面不平整 蜂窝 拉模筋头外露
大全
标准文案
三、一级配砼、环氧砂浆、预缩砂浆修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
3.1、一级配砼修补
3.1.1 一级配砼修补的工艺流程图
砼缺陷凿除 基面沾干配 料
养 护 砼拌基面涂浓水泥分层锺填砼 抹面收光 质量检查 3.1.2 一级配砼配比
用石为人工骨料,经1cm筛孔过筛,筛除片状和针状石。用砂为人工砂。 表3-1 一级配砼配比表
W/C 0.4 砂率 (%) 41 W 3(kg/m) 150 C 3(kg/m) 375 S 3(kg/m) 760 小石 3(kg/m) 1095 注:水泥为普硅水泥,用水为南欧江河水,配合比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1.3 修补部位
主要使用于溢流堰及闸墩等,深度大于6cm的缺陷,用一级配砼修补。修补所用一级配砼的标号应在原砼标号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3.1.4 一级配比砼拌制
现场人工拌制,拌制现场打扫干净,拌制场地铺一层铁皮,每次拌和量视修补量而定,最大一次拌和量不超过0.1m3。严格按配比要求进行各种材料的称量。应充分拌和均匀,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水量。以能手捍成团,手上有湿痕而无水膜为准,拌和均匀后,归堆存放预缩30分钟左右。
大全
标准文案
3.1.5 基面处理
基面的凿挖的形状、深度、范围经验收符合要求后,用钻子和钢刷清除基面松动颗粒,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用绵纱沾干积水,基面应润湿但无明水。 3.1.6 一级配砼填补
一级配砼修补前,先在基面上涂刷一道水灰比为0.40~0.45的浓水泥浆作粘结剂,然后分层填补砼,并予以捣实(用木棒或木锤),直至泛浆。各层修补间,用钢丝刷刷毛,以利结合,填平后进行收浆抹面。收浆抹面时,应与周边成型砼平顺连接,用力挤压使其与周边砼接缝严密。 3.1.7 养护
砼修补完8~12小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经常保持湿润,由专职人员负责养护,使之处于潮湿状态14天。
砼修补养护7天后,用小锤敲击表面,声音清脆者合格,声音发哑者应凿除重补。 3.2、环氧砂浆修补
3.2.1 环氧砂浆修补的工艺流程
底层基液涂刷 拌制基液 基础处理
外观检测 环氧砂浆涂刷 拌制砂浆 压实找平 不合格
光 面
保温养护 大全
标准文案
3.2.2 修补部位
主要使用于溢流堰及闸墩等建筑物过流面,深度小于6cm的砼表面缺陷部位,当修补厚度大于2cm时,应分层涂抹,每层修补厚度为1cm~2cm,如超过2cm时,分层嵌补,层间拉毛,以利结合。一次涂抹的面积不超过1.5×3m2。 3.2.3 环氧砂浆配比
所使用的材料为NE—II型环氧砂浆。环氧砂浆是以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其填料等为基料而制成的高强度、抗冲蚀、耐磨损材料。为AB双组份材料,现场混合拌制后使用。 3.2.4 修补基面处理
将缺陷范围内松散砼凿除,直至密实混凝土,并用水清理干净,凿除深度形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干燥除尘处理。大面积区域用钢丝刷和高压风清除松动颗粒和粉尘,小面积区域可采用钢丝刷和棕毛刷进行洁净处理。对局部潮湿的基面还需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采用自然风干。 3.2.5 底层基液拌制和涂刷
在环氧砂浆修补前,在砼基面上涂刷一层环氧基液,以增强修补环氧砂浆与砼的粘结强度。取底层基液A组份和B组份各一桶,将B组份倒入A组份桶内,用基液搅拌器搅拌5min~7min,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当因施工面积所限,整桶拌和造成浪费时,可进行非整桶拌和,根据材料使用说明书按比例配制基液。底层基液涂刷前,应再次用棕刷清除砼面的微量粉尘,以确保基液的粘结强度。
基液拌制后,用毛刷均匀地涂在基面上,要求基液刷得尽可能薄而均匀、不流淌、不漏刷。基液拌制应现拌现用,以免因时间过长而影响涂刷质量,造成材料浪费和粘结质量降低。同时还坚持涂刷基液和涂抹环氧砂浆交叉进行的原则,以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基液涂刷后静停40分钟左右,手触有拉丝现象,方可涂抹环氧砂浆。
大全
标准文案
3.2.6 环氧砂浆的拌制和涂抹 1、环氧砂浆的拌制
取环氧砂浆A组份倒入拌和机内,初拌1分钟后停机,将B组份徐徐加入拌和机内,搅拌均匀(约需7min~10min)即可供施工使用。用量少的情况下也可人工拌制。
当因施工面积所限,整桶拌和造成浪费时,可进行非整桶拌和,根据材料使用说明书按比例配制环氧砂浆。 2、环氧砂浆的涂抹
将拌制好的环氧砂浆用抹刀按设计要求的厚度涂抹到已刷好基液的基面上,涂抹时尽可能同方向连续摊料,并注意衔接处压实排气。边涂抹、边压实找平,表面提浆。涂层压实提浆后,间隔2小时左右,再次抹光。立面修补时,特别注意与砼面的结合质量,防止脱空和下坠。 3.2.7 环氧砂浆保温养护
环氧砂浆涂抹完毕后,需将施工区进行隔离养护,养护期3~7天,养护期间要注意防止环氧砂浆表面被水浸湿、被人员践踏或被重物撞击。当养护环境温度低于15℃时,还需用加热器进行加热保温养护。 3.2.8 环氧砂浆质量控制和检测
1、表观控制:平整光滑,无龟裂,接缝横平竖直无错台。
2、温度控制与检测。施工和养护期间温度控制在15℃以上,当环境低于15℃时,不得施工,除非采取加热措施使作业区域内温度升高到15℃以上;半成品存放处应防潮、防晒、防水,温度控制在35℃以下。作业面设专人进行多点测试,24小时连续检测,每2小时一次。
大全
标准文案
3、环氧砂浆力学控制指标。抗压强度≥60Mpa;与砼面的粘结强度≥2.5Mpa,现场钻取芯样,粘接拉拔头,进行拉拔试验。 3.3、预缩砂浆修补
预缩砂浆是将普通水泥砂浆拌好后,归堆存放0.5~1.5小时再使用的干硬性水泥砂浆。拌制良好的预缩砂浆具有较高抗压、抗拉强度,与原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也较高,常用于修补混凝土裂缝和其他缺陷。 3.3.1 修补部位
主要使用于溢流堰及闸墩等,深度小于6cm的砼表面缺陷,一次涂抹的面积不超过1.5×3m2。 3.3.2 施工配合比
表3-2 理论配合比(每方用量)
水灰比 0.31 稠度(cm) 1~3 用水量(kg) 水泥用量(kg) 砂用量(kg) GK-5A(0.6%) 210 677 1453 4.062 3.3.3 基底处理
预缩砂浆施工前,结构物表面应作凿毛处理,且毛面要清洗干净,以保证粘结质量。 3.3.4 预缩砂浆的拌制
将按比例的砂与水泥混合,并反复翻拌3~4次,使之混合均匀,再加水(水中已加入减水剂与引气剂)翻拌3~4次。砂浆的稠度以手捏成团,手松砂散,手面潮湿又析不出水来为度。拌好后的砂浆仍为松散体,将其归堆存放0.5~1.5小时,使砂浆预缩。 3.3.5 预缩砂浆的施工及养护
预缩砂浆的填补施工按分层铺料捣实,逐层填补的程序进行。
填补预缩砂浆前,先在接触面薄涂一层后约1毫米,水灰比为0.45~0.5的水泥素
大全
标准文案
浆。然后在分层填入预缩砂浆,每层铺料厚度4~5厘米,而后用木锤拍打捣实至表面出现少量浆液为度。层与层之间应用钢丝刷刷毛,以加强层间结合。如此反复进行至预填表面为止。
施工完成4~8小时后,应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保湿。预缩砂浆必须在拌制好后2小时内用完。
四、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领导小组
为了对现场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溢流堰及闸墩混凝土浇筑质量,根据实际情况项目部设置了溢流堰及闸墩浇筑质量控制领导小组,成员设置如下:
项目技术负责人: 李长青 项目质量负责人: 张 雷、杜继亮 缺陷修补领导小组组长: 曾 宁 现场质检负责人: 黄 炜、张海洋、李飞
现场施工技术员: 彭 勇、卞因凯、贾红旭、游倚明
质量控制领导小组下设现场缺陷修补作业队,主要由目前进行混凝土施工的协作队相关人员担任,成员设置如下:
缺陷修补小组作业队成员: 何少江、杨常林 现场消缺作业队施工人员: 欧 荣、吴德贵
另外,根据需要配备现场缺陷处理技术工及越南籍小工8~12人。
大全
标准文案
五、缺陷修补设备及主要材料配置表
缺陷修补设备及主要材料配置见下表,表5-1所示。 表5-1 主要设备及材料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备名称 扁平凿 电动砂轮 电钻 电焊机 水泵 彩条篷 铁皮 砂浆及水泥 抹子 塑料小桶 型 号 BX-500 3KW 12×8m 2×3m 单 位 个 个 个 个 台 床 张 m3 个 个 数量 8 6 4 1 2 2 3 2 8 6 备注
大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