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概况
名人机械厂区工程A#厂房位于苏胜路北侧,东临九江路,本工程占地面积1789.72㎡,建筑面积4018.78㎡,基础为独立柱基、基础框架梁;主体为框架二、三层,1轴至4轴为办公楼,楼层为:4.20m、4.20m、4.00m,5轴至13轴为厂房,楼层为:7.00m、4.50m、局部三层4.2m。所有墙体均为填充施工,±0.000以下墙体采用MU15粘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砌块允许容重≤19KN/m3;±0.000以上墙体采用MU10粘土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
第二章 施工准备
一、材料的准备
1、砖:按工程实际需求量,及时组织品种、规格、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的砖块进场。
2、水泥:及时组织适合砌体施工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的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使用过程杜绝不同品种混合使用。
3、砂:采用适合墙体施工含泥量不超过5%的中砂,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4、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掺合料:A、使用未脱水硬化的石灰膏,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B、电石膏、粉煤灰等其他掺合料的用量应经试验室试验决定。 二、技术及工艺的准备
1、砌体施工应弹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门窗洞口平面位置线,经有关技术部门检查复线,确认合格,方可施工。
2、测量标明水准高度,根据设计要求的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设置皮数杆,标明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3、砌筑施工前,一些前期相关施工的隐蔽验收手续必须办理完毕,并具存档备案。 4、砌筑施工前,必须做好砂浆配合比、技术交底及配料计量的准备工作。
5、砌体施工前一天,应将砌体与原结构相交处浇水湿润,确保砌体粘结;砌筑砖块在砌筑前一天应浇水湿润,湿润后空心砖的含水率宜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5%~8%。不宜采用即湿即用。
6、首皮砖应根据水准高度抄平施工,当抄平层厚度大于20mm时应采用细石砼找平。
1
第三章 施工方法
一、砌筑顺序:结合处清理干净 弹线放样 浇水湿润 安皮数杆挂垂线 试摆 砌筑 二、组砌方法:
1、砌筑前要对砌筑用砖先行湿润,禁止干砖上墙。
2、砖墙厚度在一砖或一砖以上,可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法。砖墙厚度为3/4砖时,采用两平一侧的砌法。砖墙厚度1/2或1/4砖时,采用全顺砌法。弧形墙可采用全丁砌法。
3、砌筑内墙用活动脚手架,砌筑外墙用双排钢管架,砌筑是要求每皮进行拉线,灰浆饱满,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水平灰缝厚度和紧向灰缝厚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并用2m靠尺经常检查平整度,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4、砖墙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实心砖墙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须做成阳槎,并加设拉接筋,拉接筋的数量按每12cm墙厚放置一根6mm的钢筋,间距沿墙告不得超过50c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cm,末端应有900弯钩。
5、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接触处宜用侧砖或斜砖斜砌挤紧,砖墙与梁底也采用斜立挤砌,坡角应为60~75度,在分皮时准确留出斜立砌的高度,保证顶砌挤密。 6、梁及梁的下面,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挑檐、腰线等)应用丁砖层砌筑。
第四章 技术要求
1、在墙体与砼墙、柱交接处沿高方向每间距500与设置在墙、柱上2Φ6拉接筋,锚固于钢筋砼中长度不小于200,伸入墙体内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少于1000。
2、当墙体净长大于5m,应在墙体中部增设构造柱,当墙高大于4m时,应在墙高中部增设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砼水平圈梁。门窗洞钢筋砼过梁严格按施工图要求设置。 3、墙体施工时,水电等配套工作必须现场跟踪配合,对应预留的洞口必须准确留设,严禁砌后凿打,破坏墙体整体结构。
4、墙体交接和转角处,尽量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应砌成斜槎,长度不小于高
2
度的2/3。
5、砌体的灰缝应做到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填铺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不得低于90%;竖直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不得低于60%。严禁用水冲浆灌灰缝。砌体水平灰缝的厚度和竖直灰缝的宽度应控制在8~12mm内,对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灰缝的均匀度及砂浆饱满度应随时检查并校正所发现的偏差。
6、砌筑灰浆一般以混合砂浆为好,稠度一般控制在5-7cm为宜,当气候异常时可适当地加入减水剂、塑化剂等。砂浆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混合砂浆应在4h内用完。
7、在每一楼层或250m3的砌体中,对每种强度等级的砂浆,至少制作一组试块,如砂浆配合比变更时,也应制作试块以备检查。
8、安装预制板、梁必须坐浆垫平,不得干铺。雨天施工应有防雨措施,不得使用湿砌块。雨后施工前应复核墙体的垂直度。
9、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A、在砌筑楼地面第一皮砌块时,在构造柱位置侧面应预留清扫孔,浇筑砼前,必须将构造柱孔洞内的杂物清除,并用水清洗干净,校正钢筋位置并绑扎固定。
B、构造柱钢筋应与基础梁楼面梁钢筋搭接;上下楼层的钢筋可在圈梁下部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35d。
C、构造柱砼应在砌完一个楼层高度后连续浇灌。浇灌前,应先注入适量的水泥浆,砼塌落度应不少于50mm,并应定量浇筑。每浇筑40-50cm高度应捣实一次,或边浇筑边捣实。
第五章 砌筑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1、所有砌筑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应具备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2、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长度L、宽度B(m) L(或B)≤30 30<L(或B)≤60 允许偏差 (mm) ±5 ±5 长度L、宽度B(m) 60<L(或B)≤90 L(或B)>90 允许偏差 (mm) ±15 ±20 3、所有砖砌体砌筑应确保:
A、砂浆饱满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B、所有接槎必须灰浆密实,缝、砖平直,每接
3
槎处水平灰缝厚度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得超过5个。接槎留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C、上下错缝必须砖、无包心砌法;窗间墙墙面无通缝。D、构造柱的留设位置必须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E、预埋拉接筋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规定,留置的间距偏差不得超过一皮砖。 4、砖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次 1 2 3 4 5 6 7 8 9 项 目 轴线位置偏移 基础、墙砌体顶面标高 每层 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水平灰缝平整度 全高 ≤10m >10m 混水墙 宽度 门口高度 允许偏差(mm 10 ±15 5 10 20 8 10 ±8 ±5 ±15、(-5) ±10 20 混水墙、柱 水平缝厚度(10皮砖累计数) 门窗洞口(后塞口) 预留构造柱截面(宽度、深度)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注:每层垂直度偏差大于15mm时,应进行处理 5、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A、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B、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 6、在墙上留置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c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建筑物的临时洞口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确定。临时洞口应做好补砌。
7、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A、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B、过梁上与过梁成60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C、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D、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E、梁或梁垫下500mm范围内;F、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施工脚手眼补砌时,应使用与砌块同标号的细石砼填塞。
8、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
4
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9、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的允许荷载值。施工层进料口楼板下,宜采取临时加撑措施。
10、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自由高度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如超过表中限值时,必须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
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m)
砌体密度>1600(Kg/m) 砌体密度1300~1600(Kg/m) 风载(KN/m2) 风载(KN/m2) 墙(柱)厚 (mm) 0.3 0.4 0.5 0.3 0.4 0.5 (约7级风) (约8级风) (约9级风) (约7级风) (约8级风) (约9级风) 190 — — — 1.4 1.1 0.7 240 2.8 2.1 1.4 2.2 1.7 1.1 370 5.2 3.9 2.6 4.2 3.2 2.1 490 8.6 6.5 4.3 7.0 5.2 3.5 620 14.0 10.5 7.0 11.4 8.6 5.7 注:本表适用于施工处相对标高(H)在10m范围内的情况。如15m<H≤20m时,表中允许高度分别乘以0.9、0.8的系数;如H>20m时,应通过抗倾覆验算确定其允许自由高度。
33 11、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化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12、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n;
B、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 C、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min~5min。
13、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A、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B、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14、砌筑砂浆的验收批,同一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应不少于3组。当同一验收批只有一组试块时该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应至少抽检一次)
5
15、砌筑施工的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熟悉图纸和技术资料 砌块合格证 准备工作 砌块的外观检查、复检合格报告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砌块砌筑前的湿润 砂浆配合比 砖墙连接筋的检查 垂直、水平运输机械的准备 书面交底 技术交底 现场技术交底 岗位分工、操作挂牌 清理基层 按操作工艺砌筑 立皮数杆 画出每层高度及门窗位置 摆 砖 砌 筑 留置砂浆试块 执行验评标准 抽 查 质量评定 不合格的进行返工处理 材料合格证 材料复检报告 试块报告单 资料整理 自检记录 质量评定记录 隐蔽验收 第六章 砌体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2、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通畅,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施工。
3、用小车装砖时要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倒塌伤人,运送砌块(砖体)、砂浆时应注意稳定,进入吊篮应停放平稳,禁止整车材料倾卸。
6
4、上下脚手架必须走安全通道,不准站在砖墙上进行砌砖抹灰、画线称角、刮缝和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5、严格检查作业面附近的预留洞口、临边的封蔽、防护设施,严禁在封蔽不符合要求的预留洞口上作业。
6、砌砖抹灰的使用工具应放置稳妥,斩砖时应面向墙内斩砖,严禁随意向下扔砖头杂物等。
7、脚手架上堆砖,只允许单行侧摆三层,工作完毕后应清扫干净。
8、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脚手架搭设牢固,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9、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2人。
10、楼层施工时,堆放砖块等物品不得过多,以防超过其使用荷载。
11、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叠加一层,脚手板不允许有空头现象。不准用2×4木料或钢模板作立人板。
12、如遇雨天及每天下班时,要做好防雨措施,以防雨水冲走砂浆,使得砌 体倒塌。
13、同一垂直面上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隔板防护。
14、人工垂直向上或往下传递砖块,架子上的站人板宽度应不小于60厘米
15、施工现场所有接电工作必须有专业电工实施,其他人员不得乱拉乱接电源, 同时做好防水措施,以防发生漏电、触电事故的发生。 16、井架必须定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
全文完
编制人: 朱 国 圣 审核人: 审批人:
2005年7月25日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