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突发事件中主流网络媒体的作为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突发事件中主流网络媒体的作为

摘要:主流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公众对突发事件应有的知情权,在突发事件中,它还具有社会预警、安抚民心、引导舆论、上下沟通等功能,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突发事件报道的主力军。 关键词:突发事件;主流网络媒体;新闻网站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9-0006-02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不仅具有“多媒体”的优势,而且还具有“超链接”的特点;网络的即时播报或准即时播报,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中占得一定的先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让大众知晓信息,作出反应。如果说网络媒体正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重点矩阵,那么,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兴建的国家级新闻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等,由于优势明显,已形成了自己的规模与特色,其代表的舆论越来越表现出“主流舆论”的特性,成为这一矩阵中的重点,能真正意义上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头衔门当户对;同时,以传统媒体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半官方的新闻网站,如千龙网和东方网等,虽然运用公司化的体制,但是拥有政府背景,靠政府支持,往往带有地区门户网站的性质,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主力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7月7日发布了首部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

报告称,“当前新闻网站已经成为一个无可替代的主流网络媒体,2009年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日均页面访问量已经达到5.2亿,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近4倍。”这充分说明,由中央和地方传统新闻媒体开办的新闻网站成功地改变了网上新闻传播无序的局面,是民众最为信任的新闻平台,成为主导网上新闻舆论的主流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事前:充分发挥预警监测功能

在突发事件管理这一命题上,罗伯特·希斯博士提出了经典的4r理论,即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按照他的观点,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成本最小、最经济也是最成功的危机管理方法。突发事件具有潜伏性的特征,在爆发前必定会有所征兆,这就需要主流网络媒体从业者具备“危机嗅觉敏感”,以前瞻性的眼光审视表象,发现突发事件的预兆信息,制定出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机制和多套危机处置预案,尽早控制和消除危机。

主流网络媒体可建立广泛的信息网络,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地搜集舆情,及时了解网络民意,关注网民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网络媒体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公众通常会借助网络平台申诉利益和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评论,网络媒体对舆情信息更具有监测预警的优势。一方面,主流阿络媒体可利用媒体的渠道优势进行网络调查,直接了解公众的利益诉求和关注内容;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关系到公众普遍利益的事件,网民往往会在论坛、政府相关网站、博客中

有所反应,媒体可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适时监控网络舆情。 网络论坛和搜索引擎可作为网络媒体收集公众舆情的重要渠道,通过对网络论坛中热点问题和民意趋向的把握,能够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潜在信息预兆,利用搜索引擎对网民关注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掌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有助于获取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并以此作为媒体预警监测、及时报道事实的依据。 2、事中:发挥正面舆论引导功能 2.1 快速贴近新闻

《纽约时报》前副主编罗伯特·赖斯特就曾说过:“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新闻界普遍认为最没有生命力的事物莫过于昨天的报纸的话,那么今天的看法就是:最没有生命力的事物莫过于几个小时以前发生的新闻。”在突发事件中,媒体必须在第一时间用真实的报道堵住谣言散播的通道,时效性是各个网站争夺的第一战场。突发事件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以“抢险”的速度“抢”出相应的报道,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公众发布有关消息。在这场媒体与时间的激烈竞赛中,网络新闻报道常常以其采编和传输的快捷而抢占先机,以快制胜,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的法宝。

以新华网为例,遍布国内外的150多个新华社分支机构组成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为新华网24小时不问断地提供权威、丰富、快捷的新闻信息,大量的现场报道、独家报道和精彩的图片。同时,新华网编辑部自己也直接采编、编译一些重要的新闻信息,

并与国外记者连线,及时报道重大国际事件动态,传递第—手资讯。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10分钟后,新华网就以快讯形式发布地震消息,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时效快的特点和优势。在“昆明7.21公交车爆炸案”发生一个小时后,云南网迅速成立报道小组,赶赴事发现场,第一时间及时在网站挂出相关信息和现场图片,发出准确的报道,占领了网络传播的制高点,争得了传播的主动权。 2.2 发布权威消息

时效性是危机报道的生命,但也需要在保证新闻真实的情况下对危机信息加以发布。主流网络媒体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地报道事实,客观、公正地评说新闻事件。一些网络新闻记者在危机爆发时企图以“抢新闻”的方式来赢得点击率,甚至人为制造假新闻,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暂时的吸引网民的眼球,却只会使得网络媒体离主流媒体越来越远。

通常商业门户网站不可能产生重大新闻独家报道,而新闻网站独享政策关照。在这种状况下,新闻网站若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一优势,主流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拥有新闻采访权的新闻网站应主动出击,联系相关部门积极核对新闻的真假,抢夺“话语权”,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让网民全面、客观地了解整个事件的过程,使谣言、传闻扼杀在摇篮里。

突发事件,特别是灾害性的突发事件事关重大,一旦出现假新闻,容易造成人心惶惶,影响社会稳定。网络作为一种无疆界和快速传

播的媒体,面对突发事件新闻更需小心谨慎,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人民网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报道证明,即使是重点新闻网站,要树立起自身的公信力、影响力和权威性,仅靠自身原有的品牌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对重大事件进行及时、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

2.3 提供互动平台

当人们了解发生什么事情之后,许多网民最想做的事情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舆论不是我听你说,而是我们都在说,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媒体能够通过其特有的互动优势,为网民提供建言献策的交流平台,和网民进行双向沟通,满足网民在紧急时刻对沟通交流的迫切需要,这是传统媒体不能做到的。

创办于1995年的人民网“强国论坛”,是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事业中知名度最高的互动栏目,其在舆论引导及与网民互动方面的经验就很值得借鉴。10多年来,人民网已累计邀请了数千位嘉宾与网友就热点问题进行在线交流,广大网民也在论坛上畅谈

国事、建言献策。玉树地震后,强国论坛就邀请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近期,论坛里很多网友就楼市调控、延迟退休、领导干部选拔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论坛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网民的桥梁,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与“强国论坛”类似的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千龙网的“千龙社区”、湖南红网的”红网论坛”,同样在网民中影响很大。

杭州网在互动栏目的创立上就形成了自已的特色,为了引导网上舆情,给网民提供互动渠道,杭州网开设了“民声互动”、“杭网调查”、“杭网议事厅”等互动栏目。在杭州网的”新闻热评”栏目中,编辑会每天挑选一些值得讨论的新闻,加注编者按发布在杭州网论坛上,让网民自由讨论;“热点热议”作为杭网议事厅主打栏目之一,围绕民生热点,实行“每月一议题”,邀请网民、部门、专家一起参与讨论,收集民意,采纳智慧。若遇到突发事件热点新闻,则当月增设话题。 2.4 正确引导舆论

与商业网站相比,新闻网站具有了新闻报道的主动权和议程设置的优势,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上,通过向商业网站提供相关新闻报道,达到间接引导、甚至影响商业网站和其他网站报道导向的作用。突发事件新闻很容易引起人心浮动,因此特别要求网络媒体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为了把握新闻的导向性,主流网络媒体应通过言论的方式帮助公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新闻事件的深层内涵,进而起到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网站可在第一时间撰写系列评论员文章,表明立场,澄清事实。同时。还可加强权威意见,通过邀请权威专家访谈,或转载权威人士观点,进一步强化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此外,新闻网站还应培养一批政治意识强、文字功底硬,且对网络传播规律较为熟悉。并在网络界有一定知名度的坛友,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论坛中出现的一些过激帖子进行正确疏导。最后,对

于在论坛中出现的错误信息,甚至是内容偏激、蓄意破坏的帖子,网站要做到及时删除。

以人民网的“人民时评”为例,作为我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时事评论,它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百姓关心的热点,及时请各方面有专门研究的资深记者、编辑发表网上评论。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后,“人民时评”以《总书记总理指示与山西煤矿事故》、《见证奇迹的我们更要倍加敬畏生命》、《奇迹源自坚韧不拔和争分夺秒》、《王家岭不放弃就可能创造奇迹》为题连发四篇时评,把评论重点放在对政府工作的肯定上、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上,评论写得精彩,发得适时,针对性强,很好的发挥了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给网民从不同角度解读新闻事件提供了参考。

3、事后:建立有效的总结评价机制

危机后期,随着各项应对措施的实施,危机事件造成的影响慢慢减弱,公众走向“信息疲劳期”,社会心理往往呈现反弹和回落的状态,表现为“创伤后紧张综合症”。此时,主流网络媒体应该致力于最后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继续发挥社会守望功能和舆论监督作用,采取人性化的报道方式,抚慰公众情绪,稳定社会环境,使危机后的社会震荡消减到最低程度;同时,发动全社会对危机事件进行冷静的理性思考,作多侧面多层次的分析,找出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危机的经验教训,避免类似危机再度发生,这有助于政府和媒体预警机制的完善,能提升政府和媒体的应急处理能

力,还能丰富媒体的危机报道理论,为下一次危机报道做准备。 主流网络媒体应该在每次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结束后,都进行认真总结,关注网站在具体报道中暴露出的快速反应机制上和硬件软件建设上的问题,通过及时调整、修正和改善,趁热打铁,凝聚人气,从而进一步发展壮大网站,在今后的网上新闻宣传中更好的发挥出一个主流媒体应有的影响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