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复习二(2课时)
(第一板块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23个声母,体会学拼音的乐趣;
2.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读音节,学习认识事物并将词语分类的方法,进行初步的思维训练,巩固拼读方法;
3.复习认识的字。(复习巩固所学生字)
教学准备:23个声母的字母气球卡片;写有生字的果子卡片;两根小棒、一段毛线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
一、 读读记记(创设情境导入)
1.歌曲导入。(伴随着《花仙子之歌》的音乐,生自由做动作。)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到拼音乐园去秋游,好吗?瞧,拼音乐园里有好多气球。(黑板
上贴有不同颜色、图案的气球,背面写有学过的声母。)
2.生摘气球。
师:你们喜欢漂亮的气球吗?你喜欢哪个就把它摘下来,不过,气球背后都有一个字母宝宝,你得说给大家听!说对了,你就是我们的小老师,大家跟着你读!
3.给“气球”排队
请两位小朋友给这些字母宝宝排排队,要求:(1)根据字母的图案和颜色归类;(意图?)(2)按课件中打出的声母的顺序bpmf dtnl gkh jqx zhchshr zcs yw。
4.按顺序读23个声母。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小组内互相抽读。
(增加学生个体练习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机会,不能仅仅是个别学生。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练习设计。)
二、 我会想
1.这些气球宝宝的本领还真多,我们的姓中就有它们呢!就拿老师的姓来说,“林”里就有声母l。
2.出示声母:g k h j q x zh ch sh,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们班同学中带有这些声母的姓有哪些?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三、 我会摆
1.现在我们不用笔来写它们,而要用带来的小棒、毛线及手势,摆出它们的形状来,你行吗?先来看看老师这双神奇的手吧!师示范,比动作摆形:利用左手的一根手指和右手摆出b。
2.学生利用带来的材料自己动脑动手摆,师巡视。
3.交流:(1)用物摆(可用两种一起摆)。
(2)用肢体造型。如:一人变腰两手触地摆成“n”;两个人则摆成“m”;一人双手斜举摆“y”;一双手作抱球状摆“q”等。(3)用物+人的造型。
要求学生动口说清:小小手儿真能干,我用——摆(做出)——。
四、 布置作业
1. 按顺序熟读和背诵声母表。2.与家长一起摆一摆字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
一. 我会读
1.复习易混的声母 我们进行有趣的摘果子游戏。(黑板上画有一棵苹果树,树上的果子分别遮盖着声母:z-zh; c—ch ;s—sh; n—l; p—q; b—d。)
(学生争着上台摘果子并带读字母)
小朋友们手中都拿着字母卡片,请你快快拿出这些卡片,考考你的小伙伴,听听他读对了吗?
2.这些果子可真调皮,瞧,他们和韵母交上了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媒体出示音节:zū——zhū;cè——chǔ;suō——shuō;nà——là;pí——qì;bǔ——dǔ。)生自由拼读;指名学生读,再让学生评;同桌互读、互评。
二. 读读连连和我会认
1. 看来小朋友的拼音都学得不错。下面,我们进行富有挑战性的“拼读闯关”
游戏,欢迎自信又勇敢的小朋友来参加。请看,教室前面有三张桌子,我们分别请三位孩子负责,同学们在每一关中只要读准5个音节就可以拿到一份礼物并顺利闯入下一关,有信心吗?第一关:较简单的带调音节,如:pà, dī, chě,sù , zhě, lǔ……第二关:部分音节词,如:sī guā,bō luó,kù zi,wū yā,wà zi,yā lí……第三关: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如:爸爸,弟弟,洗衣服,妈妈,我,骑车,地下……
(生自觉排队参加游戏)
2. 读读连连
(1)那么多的孩子都喜洋洋的,真不错!现在轮到老师来考大家了。(媒体出示课文中的词语音节)生自由拼读音节,遇到不会的可以让旁边的小朋友帮助你或举手请教老师,好吗?
(2)开火车读音节,纠音。
(3)思考:qì chē和huǒ chē为什么可以用一条线连起来?
(4)学生画线连接其他音节词,并在小组内说说理由。
(5)指名读六组连接好的音节词,生评议。(重点评议:三拼音的拼读是否正确,整体认读音节是否读准,轻声是否读到位。)
3.我会认
(1)出示认字树:今天,我们果子树上的生字宝宝也要和大家交朋友呢!谁摘对了,这位字宝宝就作为礼物送给你啦!(摘前要指着读,读对了再摘,并带领全班读。)
(2)(媒体出示认字树)再给每个四人小组发认字卡片,请他们把表示人的摘下来,放在句首。
爸爸————。妈妈————。哥哥————。弟弟————。我————。
(3)根据实际想一想:谁做什么?小组合作摘字组成句子。
例如:爸爸下棋。妈妈洗衣服。哥哥骑车。弟弟画画。我读书。交流汇报。
三、小结课文,细细回味。
在拼音乐园玩得高兴吗?你在拼音乐园学到了哪些本领?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轻声读读书上的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