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初探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初探 教育探索 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初探 李晨子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摘陕西西安710062) 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影响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是: 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思政教育工作;提升个人媒体素养,转变思政教育工作观念;拓展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新平台;打造新型 学生干部队伍,加强舆情监管等。 【关键词】新媒体;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 新媒体是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后新鲜出炉的第五大媒 沟通能力降低,引发新的人格障碍和心理危机。许多大学生沉迷于 体,这种媒体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占据了人 各类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导致学业荒废;学生使用微信、陌陌等网络 类社会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时间。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参与 工具交友,被欺骗、侵害的事例时有发生。 广泛性、传播及时性、沟通互动性、内容丰富性、行为个性化和极度 三、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新途径 的虚拟性与不可控性等诸多特征,承担了当前社会中信息沟通、社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和本源,学生在新媒体 会协调、生活工具和工作平台等多项任务。当代大学生正走在新媒 的影响下产生了新的变化,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脚 体发展的前沿,对新媒体的运用得心应手。如何把握新媒体客观存 步,占领新媒体教育管理工作的阵地。 在的两面性,在新媒体影响下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我们必须研 1、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思政教育工作 究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交互性强、边界模糊,在这种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大 新媒体影响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产生的变化 学生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主流意 1、学生群体特征发生显著变化 识形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 当代大学生伴随新媒体的发展一起成长,依靠新媒体迅速获取 牢固把握新媒体文化发展的方向,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学 大量信息,形成自己固有的行为模式和思考习惯。他们享受着新媒 生理清思路、树立三观、坚定信念。同时,要坚决抵制消极、落后的 体带来的方便,也承受着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晌,他们对传统思政 意识形态通过新媒体入侵,在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保持 教育工作中灌输式的说教不再一味接受,把张扬的个性作为自己的 文化发展的多元与和谐,用新的形式传播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 标签,更多情况下选择信任网络中的言论和自己的判断。在一定程 价值观真正通过新媒体传播到学生的日程生活与学习当中。 度上,学生在新媒体阵地上已经占据了先机。 2、提升个人媒体素养,转变思政教育工作的观念 2、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方式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 新媒体的发展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带来新的方式与空间。首先, 主动了解新媒体、研究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在传统的工作方法上加 新媒体提供大量的信息和素材所构筑的强大舆论场,引发学生对国 入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用多元化的工作内容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形 家政治、社会问题、自身前途的关注,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新媒 势、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下的不同需求,一改以往“居高临下”灌输 体多样的信息处理模式,营造了宽容度很大的舆论氛围,对学生表 式工作方式,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更加近距离的交流和互动。思 达其政治态度和思想言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新媒体灵活迅 政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接受技术培训l,提高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 捷的特性也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更便捷的途径, 应用能力,另~方面还要认真学习媒体传播与运营的方法与规律, 为学生接受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提升了教育的针 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便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提升工作效率。 对性和实效性。另外,新媒体开放、自由的模式也为思政教育工作 3、及时占领网络新媒体阵地,拓展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新 提供了广阔的交互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发挥创造性思维,自主编排、 平台 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占领新媒体网络阵地与高地,搭建新的 二、新媒体影响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难 平台,设置新的载体。新媒体衍生出的诸多传播形式如微博、QQ群、 1、新媒体的开放性导致其内容良莠不齐 微信公众平台等,用这些平台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掌 学生在接受有利的信息的同时,也接受着不良信息的影响,包括通 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日寸,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对个别学生和个别情 过以QQ、微信、微博、人人网等新媒体传播的色情暴力信息、反动言论、 况开展独立性强、私密性强的教育,使思政教育工作能在大学生的日 虚假信息等,这些信息缺乏客观性,有些甚至违背伦理道德和社会和 常生活中生根发芽。另外,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开展 谐,这对还处在成长期的大学生会造成了巨大的 中击和不利的影响。 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开放、自由 2、新媒体自身要不断发展,必然要走向商业化 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目前全国有上百所高校已经开设了学校官方 在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宣传中,大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消费者, 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其活动内容丰富,参与人数众多,收效良好。 接受商业化的熏陶与塑造,导致其产生攀比心理和过度消费的行 4、打造新媒体影响下的学生干部队伍,加强舆情监管 为。同时,很多大学生也随波逐流,利用新媒体开展商业化活动,进 学生干部在思想政治素养、个人综合能力方面相对突出,是联 行“代购”或开办网店,影响其自身学习的同时,也将不良风气带 系教育管理工作者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学生干部更贴近广大学生 群体,其言论与思想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 入了校园。 新媒体学生干部队伍,是提升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必要和重要手 3、新媒体的高度虚拟性和互动性il发了新的心理危机 ,强化其能力与意识,提升其责任感, 首先,新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并将选择权交给了 段。首先,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1利用学 学生,这就使学生在逐渐接触信息的过程中,塑造了过度自我化、自 让其在运营新媒体时始终保持端正的价值观和态度。其次,解决问题,将虚假 主化的意识,弱化了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信任度。另外,大学 生干部和骨干分子进行舆情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做好新媒体传播中的信息过 生对于新媒体的依赖也导致其自主思考和研究创新能力台 不足,把 信息与消极意识形态扼杀在萌芽阶段,建立长效的机制,在思政教育工作者带动下,打造意 “拿来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同时,新媒体带来了新的娱乐模式,学 滤工作。最后, (下转第134页) 生更多时候习惯与自己的媒体终端设备独处,最终责任意识淡薄、 志坚定、素质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一、--——130—-—— 《新西部》2014.17期 刍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探索 人生追求的重要树人工作。就目前学生的消极心理以及不良倾向, 4、以锻造独立思维能力为工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不应该直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条条框框要求入手来解决,首要的是 就目前的大学教育而言,由于前述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情况, 通过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使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理想,在 使得大学教育出现了多元化的教学运行目标。在诸如追求就业率、 此基础上了解他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般 考研率等目标的要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日益淡漠在这些功利 规则与要求,来逐渐的使其在明确目标与政治理想的指引下修正自 化的教学目标下。这也严重的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下滑 己的行为。唯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显著的 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重新回归大学教育所 得到表现和实现。 应负担起的责任。具体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应更加 3、以提高基本道德素养为保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注重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作为的能力,努力培养他们更好的具 科学发展观的应有内涵之一即是道德教育内涵,基本道德素养 有这内在的潜质。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 是合格、过硬的大学生所具有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应有内容。因此, 在力量,显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属。 要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加入基本 的道德素养内容。具体来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 【参考文献】 中,应将体现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素养内容纳入到教育内容当中 [1]刘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 来,将道德素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融会贯通于学 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2). 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也唯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才能 [2]高丽,赵伟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创业素质培 得到有力的保障。 养[J].河北农业科学学报,2012(09). (上接第129页) 获。还可以考虑聘任有经验的专冢兼任党校教师,促进党校教学质 干部论坛,2007.04. 量与成效的不断提升。 [3]卢兴.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提升党性教育科学 化水平[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 [1]郑志飚.突出党性教育特色创新党性教育方式[J].党 建研究,2011.03. 【作者简介】 [2]赵斌.人文教育的融入与党性教育的创新[J].中国党政 许小锐(1972一)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志丹县委党校讲师 (上接第130页)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仅仅是高校一家之责任,更是政府、社会、 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 民众、家庭的责任,作为思政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我们必须紧跟时代 F23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 潮流、整合多方资源,善用新媒体,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 理论战线,2009.06. 靠接班人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李晨子(1987一)男,辽宁省兴城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 专职辅导员. (上接第132页) 精神实质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是新日寸代发展的 路径新探.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l4.O1. 标志性产物,通过网络学校可以将最新的教育资源传递给学生,从 122程婧.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 而实现资源的共享。从~定意义上讲,网络交流能够高效的促进“中 究.南京大学,2013. 国梦”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效性,进而实现新时代下 [3] 习近平.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一给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统一。 北京大学生的回信.中国教育报,2013.05.05. . 四、结语 ’ 1-42李晓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个体价值实现研究.青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中国梦 岛大学,2012. 为着力点,将深化理想信念与巩固实践能力教育工作完美的结合起 来,进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作者简介】 区健鸿(1985一),男,广东云浮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1]黄日成.中国梦视域下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上接第135页) 生将“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内到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准则,为自 元知镀结构[J].法制与社会.2o12(08)215—219. 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精神、文化基础。 E3l滕聿峰.大学生信息能力结构探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7). 【参考文献】 [1]邹红,何秀成,简晓明等.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知识结 【作者简介】 构及其构建[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4)13—15・ 郭 炜(1984一)男,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陕西学前师范 [2]陆曦.论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一基于法律思维的多 学院助教. 《新西部》2014.17期 .———1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