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管理》 2011年9月.20日 【Il阶段教育发展的 高 ⑩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王 珊 ⑩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潘亦宁 段专任教师数量、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生均仪器 高中阶段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I 设备值等均有提高,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从历年的 其发展状况直接制约着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在教育I 发展来看,普通高中与普通高校、初中的师资配备均 体系中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J 与发展规划纲要(2olo一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一 有所改善,特别是2006年以后生师比逐年下降。生师 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也是可进行 要》)明确提出:“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I 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普及高中阶{ 国际比较的实用指标。对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 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等战略目标。 一 l国、巴西、菲律宾、墨西哥及越南等国2007年普通高 1中生师比及中国2009年生师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高中阶段教育取得的进展与成就 跨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I (图略),2007年我国普通高中的生师比为17:1(2009 展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的深入人心,高中阶段教育I 年为16:1),美国为15:1,英国为14:1,韩国为16:1,日 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对2000~2009年各级教育: 本为11:1,巴西为17:1,墨西哥为15:1。可以看出,我 国普通高中师资配置比较充足,远远好于越南(26:1) 在校生数及其毛入学率进行统计分析(图略),2001 1 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比上年增长3.3%;而初中阶{ 和菲律宾(25:1)等国家 ,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也并 不明显。 段在校生人数比上年增长4.1%,高等教育在校生人l 数比上年增长9.8%。2002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 政府财政投入持续增加。通过2002~2008年统 42.8%,自从2000年以来没有增长;初中阶段毛入学1 计数据分析(图略),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增 率为90%,比上年增长1.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l 幅逐年提高,尤其2005年以来增幅显著提高,普通高 15%,比上年增长1.7%t,f。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普及j 校平均每年增长1 1.6%,高中阶段各类教育平均每年 率,高中阶段教育的增长均落后于初中阶段教育和高l 增长17.2%,普通初中平均每年增长32.8%。高中阶 段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到2008年高中阶段各类 等教育的增长。2002年后,高中阶段教育持续快速发I 展,在校生规模不断增长。从发展趋势看,2010年以f 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平均为3718元,已超过普 后几年,初中在校生人数由于学龄人口减少将持续减- 通初中的3645元I3】。在未来1O年,《规划纲要》更明确 少,而高中在校生人数将超过初中在校生人数,然后1 提出“随着财力增强,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财政投 再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而逐渐减少。从普及程度看,f 入水平”的战略目标。 2003年以后,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逐年增加,而初中阶l 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 段教育已基本普及,入学率变化不大,高等教育入学: 率虽然也在逐年增加,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高中阶段I 有一定差距 《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增长。总之,自2002年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高l 中阶段教育取得了极大发展。 !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但从 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自2000年以来,高中阶I 国际比较来看(图略),2007年,世界平均高中阶段教 女该文为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教育发展状况数据调研与分析”(0912004)项 目研究成果之一 ・22・ ’ 。 王珊潘亦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 育毛入学率为54%(图略),转型国家平均为89%,发I可见,虽然2005年以来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 达国家平均为99%,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8%t2]。可见l费都在逐年递增,但从增长幅度看,高中阶段不如普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成为国际趋势,发达国家已基本f通初中;从生均绝对值看。高中阶段各类教育也远低 普及高中教育。2007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于普通高校。在国家优先发展义务教育的整体战略及 66%(2009年已达到79.2%),与巴西、印度、墨西哥等f重点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指导思想下,各级政府对高 人口大国相比,仅低于巴西,而且近年来高中阶段教l中阶段教育的投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但是,这一发展水平距离发达I 4.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学生规模的增长,师资严重 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大部分OECD国家高中阶段教I不足 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2.普通高中急于扩大规模,缺乏办学特色 l 正如前面分析所述,自2002年以来,特别是“十 J一五”以来,高中I瑜段教育在校生规模增长迅速,超过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也有了较大发展,但仍存:了初中和高等教育的增长。然而,高中阶段的办学条 在着诸多的问题。较突出的问题是普通高中办学模式I件却远远滞后于在校生规模的增长,尤其表现在中等 还未从扩大规模转向创办特色。目前普通高中办学模I职业教育上。事实上,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的增加,主 式主要有“内涵发展模式”、“外延发展模式”、“综合高I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增加,普通高中招生已连续 中”及“民办高中”[41。内涵发展模式以盘活存量为主,:3年减少,到2009年,在校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通 不发展增量,如初高中分离、扩大优质高中规模、扶持I过前面生师比的国际比较可见,近年来我国普通高中 薄弱学校等。外延发展模式主要靠发展增量来扩大高I师资配备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并不明显,并远远好于 中阶段教育规模,比如建分校、建新学校等。综合高中l越南和菲律宾等国。但职业高中和普通中专的生师比 则在学校同时开设普通高中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学I自2001年来却大幅增长,2008年时,普通中专已达 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就业或继续深造学习。而民办高中l到32:1,职业高中也达到23:1,中职教育师资严重不 主要包括社会力量独立办学及与公立学校合作办学』足。究其根本原因,是规模增长与办学条件之间的矛 等。上述各种模式均以扩大现有办学规模为主,导致・盾。 许多高中班额过大、师资紧张,教育质量难以保障。 l 5.区域发展极不均衡 《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元化发展”,l “十一五”以来,虽然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发展规 “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其根本出发点是要转变高』模、普及程度、办学条件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发展,但 中教育的理念。高中教育除了升学、就业,还有更加重:是分地区来看,发展得极不均衡。通过对2008年各省 要的一个功能,即育人。新的高中教育应具有“升学”、l初中升学率、人均GDP、普高和中职生师比及生均预 “就业”和“全人”三维目标嗍。实际情况如何呢?综合高l算内教育经费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区域发展的不 中办学模式本是对普通高中办学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平衡首先体现在普及程度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而目前的综合高中仍以升学为主要目的,职业教育仅I等地初中升学率已经达到100%,浙江也已经达到 仅作为补充或附属,没有真正起到综合高中的作用。I 99.2%,但最低的西藏却只有48.4%。从相关性分析 民办普通高中虽然也有涉职业教育。但是他们的生存l看,各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仍然是依赖升学率,没有好的升学率,就没有好的生:(人均GDP)成正相关,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普及程 源,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包括民办高中在内,大多数高l度越高。其次,办学条件差异较大。以师资配备为例, 中的生存都是依赖于升学率。这是直接导致普通高中I北京、上海等地普通高中生师比为11:1左右,而安徽 千篇一律,办学模式难有特色的主要影响因素。 3.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投入渠道单一 I最高达到21:1,河南也达到20:1。中等职业教育师资 I配备的差异更大,最低的吉林为14:1,而西藏则高达 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主要有政府投入、学生负l 39:1。从相关性分析看,生师比与人均GDP水平成负 担和社会资金投入等方式。其中最多的是政府投入,I相关,即经济发展越好,生师比越低。其中普通高中生 其次是学生负担,包括学费和择校费等,最后才是社:师比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具有相关性,而中等职业 会资金投入。从投入比例来看,社会资金投入比例最l教育生师比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没有相关性,即中 少,整个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以政府投入为主,这l等职业教育师资配备与教育经费投入没有相关性。出 使得整个高中教育经费的投入显得过于单一。 l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速 从整个教育体系来看,政府对高中教育的投入也:度过快,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并不能说明师资配备与 长期不足。通过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较l教育经费投入之间的关系。再次,教育经费投入差异 I・23・ 王珊潘亦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较大。对各省普高、中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的I长点。 情况进行比较:普通高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上l 3.调整师资结构,加大高中阶段教师培养 海、北京超过14000元,而湖北、河南、安徽等则不到l 从各级教育在校生规模变化规律来看,随着学龄 2000元;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北京・人口的减少,中小学在校生数量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减 高达11456元,而湖北仅仅为l84o元。可见,教育经l少,师资力量将出现相对过剩的局面,而高中教育由 费投入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另外,除北京、l于加快普及速度,未来几年的在校生规模将持续增 上海、天津、江苏四省市以外,其他各省的中等职业教I加,出现师资相对缺乏的情况。尤其是“十一五”以来, 育经费投入均超过普通高中。说明近年来政府确实加I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极大发展,2009年的招生更是 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但与之相适应的办学条I超过了普通高中,但师资力量却严重缺乏,长期以往 件并没有跟上,特别是师资配备问题。 I将严重制约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师资 二、对策建议 :队伍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整体素质,落实职业教 1.创办特色高q-,办学模式多样化 I育的战略地位,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 《规划纲要》指出,未来十年,高中阶段教育要探I《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因此,必须调整师资力量结 索发现多样化的办学模式,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的l构,适当加大高中阶段教师培养规模,尤其是职业教 需要;要办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由:育教师的培养,重点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于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1 4.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均衡区域教 期,办出特色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l育发展 也是中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英国、美国、日本等在I 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前面分析可 上世纪就开始了特色高中的建设。特色高中不仅满足J见,各省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办学条件、教育经 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也是提高I费的投入都极不均衡,但是它们都与地方经济发展具 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I有正相关的关系。比如,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 建设特色高中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教育行政部-费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799,普高高中生师比 门必须为特色高中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实行“政、I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一0.759,初中升学率与人 事”分开,赋予学校领导班子实施特色办学的必要权I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86,而且它们均在0.O1的 力,同时将特色办学考核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当然,特I水平上显著。这种关系不仅仅说明经济对教育发展的 色学校的建立必须依靠学校自身长期的摸索和实践, 贡献。美国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舒尔茨 而高考和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则是特色学校建设的I(Schultz)就通过余值法计算出了美国1929年到 必要保障。如果不改变目前高考“独木桥”的现状,特l 1957年的经济增长有33%归因于教育的发展16]。所以 色学校的建设则很难成功。因此,必须加快高考和高!说,教育均衡发展是经济均衡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 校招生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个f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大力促进区域间教育的均衡发 性化发展,如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l展,这也是促使经济均衡发展的有竞 手段之一。 评价,扩大高考科目的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大和优化I 参考文献 本科高校自主招生,推广“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制度”等。: 【1】韩进.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8.北京:人民教 2.加大高中阶段教育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I育出版社,2009. 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性,认1 f21 UNESCO.Education for all global monitoring 识到高中阶段教育在各级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增加对I report 2010.Tabte 10,388—395. 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投人。尤其是重点扶持农村和中f [3】陈伟光.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一2OO9.北京: 西部高中教育的发展。长期奉行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l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重点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决策,必将导致高中阶段教I [41包金玲,李静波.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状况 育的低投入,制约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从而进一步: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oo4(11). 制约整个教育的发展。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仅仅依1 【5】卢立涛.全球视野下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和 靠政府是不够的,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大力I功能.外国教育研究,2007( 4、). 发展民办教育。2009年,在各级民办教育中,普通高1 [6 T.6]W.Schultz.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1a. 中仅占7.5%,是所有各级教育中比例最低的。鼓励社: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 会力量参与高中办学,将是教育投入的一个有力的增II (责任编辑杨子)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