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1.1.1研究目的 .............................................................. 1 1.1.2研究意义 ..............................................................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1.2.1国内研究现状 .......................................................... 1 1.2.2国外研究现状 .......................................................... 2 1.3研究内容 ................................................................ 2 2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4 2.1相关概念 ................................................................ 4 2.1.1财务舞弊 .............................................................. 4 2.1.2会计信息失真 .......................................................... 4 2.1.3审计的独立性 .......................................................... 4 2.2相关理论 ................................................................ 4 2.2.1 GONE理论和风险因子理论 ............................................... 4 2.2.2舞弊三角理论 .......................................................... 5 2.2.3信息不对称理论 ........................................................ 5 3 金亚科技的基本情况与财务舞弊的手段 ........................................ 6 3.1金亚科技情况介绍 ........................................................ 6 3.2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6 3.2.1虚构报表 .............................................................. 6
3.2.2虚构收入和净利润 ...................................................... 9 3.2.3虚构应收账款和在建工程 ............................................... 10 3.2.4虚构预付工程款 ....................................................... 12 3.2.5虚增存货 ............................................................. 14 4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原因分析 ................................................. 16 4.1内部原因 ............................................................... 16 4.1.1公司着急上市 ......................................................... 16 4.1.2相关利益者的需求 ..................................................... 16 4.1.3 未遵循内部控制制度 ................................................... 16 4.2外部原因 ............................................................... 17 4.2.1 注册会计师审计未按准则工作 ........................................... 17 4.2.2 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 17 5 防范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和建议 ............................................. 18 5.1完善内部相关制度 ....................................................... 18 5.1.1 完善内部结构,发挥真正作用 ........................................... 18 5.1.2 完善内部控制活动 ..................................................... 18 5.1.3 落实内部的监督职能 ................................................... 18 5.2加强外部的监管 ......................................................... 19 5.2.1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 19 5.2.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 19 6 结论 ..................................................................... 20 参考文献 ................................................................... 21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攀升,但近几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越来越多,损害了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通过研究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案例,可以清楚的分析财务舞弊的原因和目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和治理建议,研究结果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财务舞弊的三角理论、GONE 理论以及风险因子理论来分析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原因和方法,进过研究可得,金亚科技公司通过虚增工程预付款、虚增收入和净利润和虚构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财务舞弊。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建议主要分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从企业内部来讲主要有,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从企业外部来讲主要是完善法律法规,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地位,使其客观公正的出具审计报告。
关键词:财务舞弊; 金亚科技; 内部控制; 独立审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and the increasing perfection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the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has been rising. By studying the case of financial fraud of jinya technology, the causes and purposes of financial fraud can be clearly analyzed, and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governance Suggestions can be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Through the triangle theory of financial fraud, GONE theory and risk factor theory, we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methods of financial fraud of jinya technology. After further research, we can find that jinya technology company conducts financial fraud by falsely increasing the advance payment of the project, falsely increasing the income and net profit and the data of fictitious financial state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found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hich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improving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activities and internal super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ternal enterprises, it is mainly to improve laws and regulations, maintain the independent audit status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enable them to issue audit reports objectively and impartially.
1
Keywords:Financial fraud; Jin ya technology company; The internal control; Independent audit
金亚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1 前言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上市公司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微观角度看,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会损害公司的长远利益和投资者自身的利益,对切身利益者来说,应该多加关注。从宏观角度看,财务舞弊行为还将威胁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阻碍资本市场资源优化。本文以金亚科技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财务舞弊的原因和手段,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并为上市公司找到防范措施和治理方法。 1.1.2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某些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逐渐被发现。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不仅会伤害相关者的利益,还会破坏资本市场的几大原则,影响市场秩序,阻碍资本市场良好有序的发展。每个国家经济方面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在财务舞弊事件频发的情况下,分析公司为何进行财务舞弊、如何进行财务舞弊以及财务舞弊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就显得很有意义。良好的资本市场,稳定的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金亚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造假为例,分析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所用手法方式以及应如何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2016年章琳在《财会月刊》发表“谈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管理--以金亚科技财
2
务造假事件为例”,用金亚科技财务造假事件作为例子,把如何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风险作为落脚点进行评析,希望为会计师事务所防范审计中的风险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2017年杨模荣,刘春廷在《会计之友》发表“‘亚太实业’会计违规案例分析与启示”,通过整理亚太实业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事实,分析案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揭示了其会计违规的动机。
2018年李克亮在《财会通讯》发表“从审计角度看“雅百特”财务造假案”,通过审计角度,分析雅百特财务造假方法,揭示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和提出建议,希望为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带来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渐发展和国家的逐步强盛,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走上了新的历史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从公司内部治理,审计人员的自身道德和外部监管等方面分。然后,找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手段以及如何防范等问题。
1.2.2国外研究现状
2015年Tarjo, Nurul Herawati在《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发表“Application of Beneish M-Score Models and Data Mining to Detect Financial Fraud”,文章通过研究各种指标指数在财务舞弊中是否具有显著性,发现了贝尼希m-score模型具有较强的财务舞弊检测能力。
2016年Natasa Simeunovic, Gojko Grubor, Nenad Ristic在《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发表“Forensic accounting in the fraud auditing case”,文章介绍了Tableau TD3触摸屏取证图像和Access Data FTK图像这两种在组织欺诈审计过程中使用的取证工具,通过研究发现审计舞弊可以揭示多种形式的金融犯罪。
2017年Zabihollah Rezase 在《Advances in Accounting》发表“Voluntary disclosure of non-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ustainabitlity performance”,文章研究了自愿披露非财务信息的管理动机,以及这种披露是否与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可持续性绩效有关。
国外的研究早于国内,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也较为先进,研究的成果与国内相比较为丰富。所以,国外学者的研究涉及企业财务舞弊的根源和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
3
1.3研究内容
本文论述了财务舞弊的理论依据,如三角理论、GONE 理论等。结合这些理论,对金亚科技财务舞弊事件进行分析。首先,分析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手段;然后,分析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内外原因。在这其中,对内外部原因分析较为重要,如果原因分析正确,就可以在财务舞弊事件源头发现并制止。内部原因有三个方面:公司急于上市,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和未遵循内部控制,分析内部原因时,主要就从这几点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不合规和监管部门监管不力这两个方面则是外部原因分析的重点。最后针对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对文章进行总结。
2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相关概念
2.1.1财务舞弊
对财务舞弊的详细定义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没有统一的观点。但是,结合各方的观点,我们可以对财务舞弊的理论给出一个大致的定义: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欺诈者通过伪造和扭曲财务信息来欺骗投资人,以获取利益并侵犯其经济利益的行为。财务舞弊有多种形式,主要形式有任意更改原始凭证和账簿、故意使用错误的财务数据、编造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占用公司公共资产并将其私有化等。 2.1.2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信息的输出输入不一致,产生的信息虚假,不能真实的反映情况。信息失真一般分为两种: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无意失真大多是意外,且无人从中获益;故意失真则是人们为了利益故意伪造或更改数据。如今,财务舞弊的重要诱发因素,主要是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它也可以被认为是会计造假的表示结果,它们的共同点,是会导致企业财务信息的不真实性和误导性披露。 2.1.3审计的独立性
4
财务报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独立性。这是在日常工作中,对注册会计师最基本的要求。审计独立性,主要指会计师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在形式和实质上具有独立性;在发表审计意见时,不受其他利益的影响,具有独立性。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人员应出具独立的审计意见,真实客观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
2.2相关理论
2.2.1 GONE理论和风险因子理论
罗格在1993年提出了GONE理论,理论主要有四大因素,分别是:G,主要指个人或者组织的贪婪;O:机会;N:个人需求;E:曝光。他认为,企业财务舞弊的动因,就是由这四个因素相互结合构成。
基于这一理论,有人提出了新的想法,他认为,财务舞弊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个人因素和一般因素。简单来说,个人因素,主要指不同的人道德素质和行事作风不同,想法也各不相同;而一般因素,指在组织内部发现财务舞弊的机会,以及披露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他认为,财务舞弊事件如果可能发生,那就是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2.2.2舞弊三角理论
美国会计协会主席史蒂文·阿伯雷齐特在1995年提出,公司财务舞弊的现象可以比作燃烧的过程。将温度当成压力,氧气比作机会,燃料看成借口。三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然而,如果其中一个条件非常强,那么另外两个条件即使很弱也可能会燃烧,也就是说,财务舞弊行为会发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财务舞弊的三角关系。 2.2.3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掌握信息较多的人,往往比掌握信息少的人优势多,而在现代的公司,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企业可以成功实施财务舞弊。公司内外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掌握不同程度的企业信息,对公司的价值判断也会产生偏差。因此,在自身利益的驱使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某些内部人员会利用这一点来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5
3 金亚科技的基本情况与财务舞弊的手段
3.1金亚科技情况介绍
四川金亚科技公司总部,位于四川成都蜀西路50号,成立于1999年11月,注册资本 3.46亿元。2009年10月,成为代码为300028的创业板第28家成员。
公司的产品包括:CAS和SMS等数字电视系统软件、数字电视前端系列设备、品种门类齐全的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在国内数字电视行业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数字电视系统的企业软件和硬件产品,公司的多个软件产品赢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国内外业务发展良好,在各大国际会展脱颖而出。而且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如中国最具影响力创新成果100强、广电行业十大创新品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前景较好。
2015年6月4日,金亚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6月9日,公司开始停牌并自我检查。8月31日,公司发布公告《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与追溯调整》,承认公司存在财务舞弊、货币资金账账实不符、大股东侵占资金等违规行为[1]。
2018年6月26日,证监会公布,依法对金亚科技2014年年报虚假记载给予警告,罚款60万元;对董事长周旭辉给予罚款90万元的处罚;对多名责任人员给予处罚,并将犯罪人员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2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3.2.1虚构报表
为了成功登陆创业板,金亚科技提交给证监会的公开转让声明中,三年一期的数据虚假增长了近3亿元,事实上,该公司的收入真实金额才1亿多。但是,上市后金亚科技并未停止财务舞弊,后续年度报告也都有虚假部分。
表1 金亚科技2006-2014利润简表
单位:亿元
时间 营业收入 续表1
2006 1.02
2007 1.49
2008 1.57
2009 1.90
2010 2.12
2011 2.16
2012 4.77
2013 5.94
2014 5.58
1
时间 营业成本 净利润
2006 0.71
2007 0.83
2008 0.83
2009 1.19
2010 1.37
2011 1.37
2012 3.40
2013 4.84
2014 4.22
0.11 0.28 0.40 0.44 0.54 0.47 0.29 -1.21 0.26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01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02
图1金亚科技主要损益变化图
如表1所示,损益类科目一目了然,结合金亚科技披露的自查报告,我们可以发现,金亚科技2014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调整金额颇多,超过了两年内金亚科技的收入总和,达到了12亿元。从表中可以看出,其他非流动资产的金额变化最大,从变更前的3亿多元直接变为48万元,减少了99.00%还多。所以,可以发现金亚科技2014年所有其他非流动资产都是伪造的[2]。再细看金亚科技的自查报可以发现,除了其他应收款增长,其他项都减少了,而且减少的幅度相对较大。其他应收款变更前为 1000多万元,变更后为2.52亿元,增加了2.35亿元。
表2 其他应收款调整前后对照表
单位:元
项目
2
其他应收款
更正前
金额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03
更正后 252657298.80
更正数 235128901.39
17528397.41
之所以存在这种账实情况不符,是因为公司的股东周旭辉侵占了公司资金。从公司2015年财务报表可以看出,公司应于2015年底向周旭辉支付3.9亿元,但结合之前的报表,我们可以发现2014年时公司是应收周旭辉1.78亿元的,巨大的差额令人质疑。而公司不能提供关于这笔差额合理合法的财务信息,更让人质疑。另外,北京鸣鹤鸣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5年归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负4000多万元。所以,金亚科技按照34.99%配股比例确定的投资收益为负2000多万元,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超过1000万元。然而,审计时不能获取交易适当合理的审计证据也令人起疑。
表 3 金亚科技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金额表
单位:亿元
占用人 鸣鹤鸣和 周旭辉
04
占用时间 2015 年度 2015 年度
期初 0 1.77
报告期新增 0.99 1.39
报告期偿还
0 7.07
期末 0.99 -3.91
预计偿还方式 以股抵债
-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表4 金亚科技 2014 年度利润表简表
单位:万元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续表4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3
55,822.90 42,234.90 287.01 3,751.41 6,111.92 2,452.59
533.09 -91.52 492.25 852.76 1,628.30
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05
79.18 2,401.88 -230.66 2,632.55
从表4可以看出,公司的营业利润由正的800多万元变成负的-500多万元,营业利润从盈利的状态转变为亏损状态,净利润也应该减少73%。这么大的利润转变,正表明了金亚科技随意更改报表数据的严重性。 3.2.2虚构收入和净利润
金亚科技自上市后,经营状况比较一般,盈利情况不理想。到了2013年亏损明显,超过1000万。2014年时,为了扭转亏损,公司通过虚拟合同进行造假。
表5 分期销售情况表
单位:万元
欠款单位
项目可收回现金流总额 先期已收取款项(万元)
常宁市广电公司 阳谷有线电视台 南充鸿业广电公
司 续表5 欠款单位
项目可收回现金流总额 先期已收取款项(万元)
合计
07
项目含税价(万
元)
融资性收益(万
元)
项目融资性收益率(%)
分期收款部分(万元) 1863.00 2784.60 24848.32
90.00 179.10
1550.00 1250.00 10840.00
313.00 1534.60 14008.32
5.811 25.71 17.34
项目含税价(万
元)
融资性收益(万
元)
项目融资性收益率(%)
分期收款部分(万元) 29495.92
269.10 13640.00 15855.92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4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06
图2 金亚科技净利润变化表
从表5中,从交易中可以发现金亚科技的项目融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如此高的回报率与当时的现实状况非常不吻合。而在后面,经过查看金亚科技和南充鸿业广电公司的合同,采取分期付款销售后,总价款比合同价款高出1亿多。该协议的签订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而那时,央行为了早日复苏经济发展,施行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当时贷款利率较低,企业可以用较低的贷款利率向银行借款。然而,一般都是经营出现问题的企业才会去贷款,南充鸿业广电公司是南充市的国有企业,该公司的经营情况较好,当时没有出现问题,所以公司不会以过高的贷款利率选择分期付款来签订合同。因此从侧面也证明了金亚科技的这份销售合同是伪造的、不真实的,是值得引起怀疑的。 3.2.3虚构应收账款和在建工程
由表6我们可以看出,前四年应收账款的增长率应该大于营业收入增长率,因为公司的营业收入总体上升,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则在逐渐下降。所以,这样是常规合理的。
表6 金亚科技应收账款周转率变化表
单位:亿元
项目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
2009 1.91 1.06 1.79
2010 2.12 1.25 1.70
2011 2.16 1.39 1.55
5
2012 4.77 2.96 1.61
2013 5.94 3.03 1.96
2014 5.58 2.28 2.45
(%)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08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09
图3 金亚科技2009-201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波动图
同时可以从表中看出,与2013年相比,2014年金亚科技的营业收入是下降的,应收账款也是下降的,按照常理推测,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两年应该保持不变,或变动很小。然而,从图3可以看出,金亚科技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这两年却是大幅度增长的。根据金亚科技的年报和自查报告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应收账款光2014年就虚构了3000多万。而造假也不可能只有这一年,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应该也存在造假,值得调查和研究。
表7 金亚科技在建工程表
单位:万元
项目 在建工程
09
2010 3
2011 65
2012 1,299
2013 6,016
2014 7,504
2015 11,315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6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10
图4 金亚科技在建工程波动图
此外,从表7和图4中可以发现,金亚科技的在建工程金额一直在迅速增加。而这几年间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并不高,然而,在建工程的增长速度却匪夷所思,与同行业的数据相比,这并不令人认可。 3.2.4虚构预付工程款
根据金亚科技2014年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在报表中其他非流动资产的项目金额超过3亿元,而后面的自查报告中却几乎削减了所有的资金。并且,所有者权益也相应的削减了3亿多元。经调查发现,这3亿多的资金是金亚科技根据与四川宏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提前列支的40%工程款,相应增加了预付工程款,在报表中列示为其他非流动资产。但这个合同经过调查发现是虚构的,金亚科技减少的3亿多后期并没有支付。
表8 金亚科技2014年“其他非流动资产”表
单位:元
报表项目 其他非流动资产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11
更正前 310,481,575.39
更正后 481,575.39
更正数 -310,000,000.00
表9 金亚科技2009-2014年净资产变化表
单位:亿元
7
时间 净资产
12
2009 6.61
2010 7.00
2011 7.12
2012 7.49
2013 6.08
2014 6.28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从企业信息公开平台可以看到,2015年泸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四川宏山公司开具处罚书,被处罚的原因是四川宏山公司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企业年检,最后被吊销了营业执照。从图5可以看出,2014年底金亚科技公司的净资产只有6亿多,但是项目金额却达到了7亿多元,这是不合逻辑的,也是值得怀疑的。对此立信所也应该保持其该有的职业怀疑,但他并没有去怀疑。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13
图5 金亚科技2009-2014年净资产波动图
3.2.5虚增存货
通过金亚科技自查报告的调整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金亚科技采购的存货虚增金额与虚增的营业收入金额相比,存货的虚增金额要更大些。而在金亚科技自查报告中,数据发生了变动。2014年的利润表中的成本比之前减少了 1000多万元,而现金流量表中,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现金也比之前的数据减少了4000多万元。但是金亚科技却并没有对存货余额做出更改。我们可以通过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与采购比例来分析。
表10 金亚科技2014年前五名供应商情况表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比例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14
0.91亿元 17.95%
8
从表10可以看出,金亚科技的前5大供应商采购金额是该公司全年采购总额的17.95%,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大概可以得出金亚科技的采购金额为5亿元。如果是正常的往来,公司采购的存货最终会通过公司加工和生产成为公司的产品,然后销售出去,为公司创造收入。如果这些存货今年没售完,将成为公司的存货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3]。
表11 金亚科技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简表
单位:亿元
项目 存货 主营业务成本
15
2010 0.37 1.37
2011 0.23 1.37
2012 1.06 3.40
2013 1.09 4.84
2014 0.76 4.22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但与2014年的数据相比,可以发现,金亚科技2014年的主营业务成本少了8000多万元。同时,应该考虑到主营业务成本的构成还会包括其他项目。那么在这5000多万元的存货中构成主营业务成本的只有4000多万元,其他1亿多的金额构成了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根据分析,我们认为2014年底的存货金额应该比2013年底增加了至少1个亿,但从图6可知,公司2013年至2014年的存货变化有所减少。应该增加的存货已经减少了,让我们可以断定公司虚构了存货。正是由于内外信息不对称,所以金亚科技才敢肆无忌惮的进行财务舞弊的行为,伪造各种数据来达到目的。
注:a资料来源:金业科技有限公司
16
图6 金亚科技2010-2014年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波动图
9
4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原因分析
4.1内部原因
4.1.1公司着急上市
上市圈钱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过度融资而进入资本市场[4],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公司的原始股东或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选择盲目的去资本市场融资,不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现实需求和市场情况,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管理层选择在锁定期过后减持并套现,因为管理层最了解公司的情况。这就是GONE理论中的G:贪婪,正是贪婪的心理导致金亚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周旭辉带领公司走上财务舞弊的道路。 4.1.2相关利益者的需求
因为我国资本市场相对不够成熟,融资的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证监会对企业的上市融资做出了比较严格的限定。然而,由于上市融资的巨大诱惑力,我国许多不符合财务指标或其他标准的公司为了能够成功上市,选择欺诈上市。他们篡改了公司申请上市前三年的财务数据,使其符合严格的盈利标准,从而顺利上市[5],因此许多利益相关者将获得高额回报。这就是GONE理论中的N:需要。正是因为这种需要,所以金亚科技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就让很多利益相关者收入颇丰,这些巨大的诱惑力使公司不顾法律的约束去进行财务造假,达到自己的私利。 4.1.3 未遵循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规范强调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就是确保公司日常经营的合理合法性。内部控制的几个基本要素,如公司内部环境、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公司的内部监督等,金亚科技在很多方面都没有遵循内部控制规定,公司内部控制也是无用的,监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6]。而从内部控制的活动来看,金亚科技的活动并不完善,不完善的控制活动不符合内部控制指引的基本要求,这就为财务舞弊提供创造了可能,这就是GONE 理论中的O:机会。
10
4.2外部原因
4.2.1 注册会计师审计未按准则工作
金亚科技虽然在财务造假方面有很多手段,但都是一些传统的做法,没有创新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特殊性,只要注册会计师严格的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开展工作,并仔细认真的进行每一步工作,就会发现金亚科技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通过质疑,使金亚科技不敢继续。而当注册会计师不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时就是失职,也是辜负广大投资者信任的行为[7]。而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每次审计后,立信所出具的都是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当公司上市的时候,它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也顺利的通过了证监会的严格审核,并且非常顺利的上市,这令人怀疑报告的真实性。立信所和金亚科技合作了多年,每年的审计都是由立信所来完成,立信所的注册会计师不可能不发现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行为和证据。但他们却什么都没说,并给出了虚假的审计报告,这证明,负责金亚科技公司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已经不再具有法律要求的独立性了。他也就没有资格再继续做审计的工作并出示报告。
4.2.2 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金亚科技公司首次申请上市的时候,有人曾经质疑过金亚科技的财务问题,但是却没有效果,金亚科技仍然成功的上市了,这使人们对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质量产生了质疑,并对当时的监察员产生了怀疑。而金亚科技财务欺诈的曝光也证明了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有关的要求执行工作,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证监会发展审查委员会在公司上市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或者没有披露调查结果,这都是监管部门的失职。并且我国在对于对财务舞弊进行惩戒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惩罚力度太小,对犯罪者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惩罚,且罚金针对公司,而不是只针对财务舞弊事件中的受益者。但公司的资金是属于全体股东的,中小股东在公司这方面的处罚是无辜的,而且对犯罪者来说也是没有大碍的。
5 防范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和建议
5.1完善内部相关制度
11
5.1.1 完善内部结构,发挥真正作用
对企业来说,一个相对完善的组织结构很关键,因为它是相关利益者财富最大化的保证。按照证监会的要求,每个公司上市前都要修整和健全其组织结构,所以每个上市公司都有着较为完善的内部结构,以满足上市所需的要求。但许多公司只是形式上满足了监管的要求。而完善的内部结构,对内,可以促进公司内部对于管理的增强和健全;对外,可以满足外部对于监管的需求。上市公司应该自己自发、主动的去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让公司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都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让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监督和约束的状态,减少财务舞弊发生的机会,促进企业未来的健康良好发展[8]。 5.1.2 完善内部控制活动
组织机构是内部控制最基本的部分,而只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制度可以在各种企业推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建设,适量增加有利的控制活动种类,达到防范公司发生财务舞弊的目的。而相对基础的一些内部控制活动,小微企业也有必要建立起来,如果能够做到,公司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直到想舞弊而没有机会。
5.1.3 落实内部的监督职能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虽然公司内部监督部门设置完整,但只是形式,事实上这个监督作用是无效的。为了落实内部监督职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公司应该通过下面的四个方面来努力,第一,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能担任监事的职位,而监事人员的任免也不能够由控股股东来单独进行需要大家一起商定。第二,独立董事的成员坚持从外部选派的原则。第三,防止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情况出现。第四,内部监督人员的工作也要考核,他们的工作每个会计年度都应进行考察,考察没问题后才能连任[9]。
5.2加强外部的监管
5.2.1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12
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作为第三方监督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的活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审计工作的质量和自身道德水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是其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10]。它要求注册会计师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投资者,这是法律赋予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要点和重点。为避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第三方审计,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独立审计行业的监管,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加大对审计机构舞弊的处罚力度,以发挥独立审计的鉴证作用,减少上市公司舞弊的外部机会[11]。
5.2.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经济发展必须要法律保障,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在财务舞弊问题上,犯罪者就是通过伪造虚假的财务报表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即使有一天被曝光,犯罪成本也比较低,处罚力度不够,所以这也是现在的一个漏洞。当加重犯罪的刑事处罚后,财务舞弊的行为也就会相应减少[12]。另外,我们应该加强行政方面的监督,从多个方面评价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假性,一旦发现存在财务舞弊行为,必须进行重罚而不能轻轻放过。执法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事,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6 结论
经过对金亚科技的财务舞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金亚科技的财务舞弊手段种类较多,有变更报表数据,伪造工程款,夸大收入和利润等。而这些手段没有什么特殊性,主要分析的应该是原因。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内部原因在于,公司急于上市、通过融资获取资金;公司未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完善内部控制活动;相关利益者的利益需求、满足谋取私利的诉求等。外部原因主要是注册会计师未按要求工作以及监管部门监管不足。通过对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的分析,找到了一些防范公司财务舞弊的方法:从公司内部着手,健全相关的内部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做事;完善和建设内控活动、实现岗位不相容的制度;落实相应的内部监督职能,使其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内部监管加强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外部监管,比如加快健全财务舞弊惩戒的法律法规,增强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等。综合来说,要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需要内外结合,各司其职,营造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从而降低财务舞弊的发生。
13
参考文献
[1]王文婧.南纺股份财务舞弊案例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5):15-16. [2]章琳.谈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管理--以金亚科技财务造假事件为例[J].财会月刊,
2016(16):65-67.
[3]王科,朱爱萍.基于GONE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与防范对策研究--以九好集团为例[J].商业会计,
2017(07):44-46.
[4]李克亮.从审计角度看“雅百特”财务造假案[J].财会通讯,2018(16):92-94. [5]孙淑燕.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研究[D].甘肃:兰州财经大学,2017. [6]骆良彬,曹桂林.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造假问题探析--以日本东芝为例[J].会计之友,
2017(5):118-121.
[7]杨模荣,刘春廷.“亚太实业”会计违规案例分析与启示[J].会计之友,2017(5):115-117. [8]李阳春.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5):222-223. [9]马聿赟.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防范与对策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8. [10]王永贵.财务造假的甄别与案例分析[J].财会学习,2018(12):27-29.
[11]李克亮.论九好集团的财务造假新手法与审计新策略[J].会计之友,2018(9):102-105. [12]杨继伟,王芳.华锐风电的股权治理与财务造假[J].财务与会计,2017(2):38-40.
[13]Tarjo, Nurul Herawati. Application of Beneish M-Score Models and Data Mining to Detect Financial
Fraud[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 924-930.
[14]Natasa Simeunovic, Gojko Grubor, Nenad Ristic. Forensic accounting in the fraud auditing case[J].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 2016(2): 45-56.
[15]Zabihollah Rezase. Voluntary disclosure of non-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ustainabitlity performance[J]. Advances in Accounting, 2017: 93-96.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