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乡下人家》说课稿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乡下人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3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乡下人家》,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乡下人家》出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本单元共包含四篇文章,都是围绕“乡村生活“这一主题展开的。本篇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基本依据。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内部的自控能力尚未发展起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非常重要,在结合了更多最新的知识体系后,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装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和想象,学习作者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阅读能力。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只有明确了教学重难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我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难点是感受乡村生活的美景,体会乡村生活体现的自然和人之间的和谐。

五、说教学方法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配合朗读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探究。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环节:

环节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营造良好的导入氛围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以及探索心理的有效方法,对此我会采用歌曲导入,演唱歌曲《乡间小路》,营造对农家生活美好向往的氛围,进而引出课题《乡下人家》。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

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唱一首歌曲,同学们来听听老师唱的内容和什么有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衣裳”。老师唱完了,看同学们都沉

醉其中了,那谁来说说老师唱的是什么?没错,就是乡间的生活,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呢?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歌曲导入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目的。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里,我会先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任务一: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把生字词标注出来,任务二: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读毕,我会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首先指名学生朗读PPT上的生字词,并重点强调易读错、易写错的生字词,如“装饰的读音,“和谐中“谐”字的书写。最后在师生共同补充中明确课文描绘了屋前瓜棚图、门前屋后花竹图、屋前屋后鸡群图、鸭群小河戏水图、夏季傍晚进餐图、秋季瓜架图。

学习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概,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在这一环节我会再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你认为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图最美?同时鼓励学生在课本空白旁边写上感受,培养学生“边读边动笔墨\"的读书好习惯。我预设学生会找到如下内容:

内容一:屋前瓜架图(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

可爱多了)

在这里我会先请学生找出这部分景物的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学生汇报出“有别有风趣的装饰后,提问学生:“别有风趣”是意思?“别有风趣的装饰又指的是什么?以此带领学生梳理“装饰是点缀、装点的意思,同时明确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给乡下人家里日常的瓜棚增添了一抹亲切、自然的风景。顺势引导学生将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瓜藤与高楼门前的石狮子作对比,通过具体事物的进行联想,一动一静,乡下人家瓜藤的可爱与独特便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内容二:门前鲜花图(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在这一内容中我会抓住“朴素和华丽”这一组看似矛盾的词语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既朴素又华丽呢?从而明确花开的旺盛时是华丽的,而农村的整体风格又是朴素的。接着,点名学生朗读出这样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美。在朗读的基础上继续发问:从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这两处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在这一片农家风光中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绽放,农家生活一年到头都有鲜花陪伴。再次指导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农家风光的赞美和羡慕之情。

内容三:春笋探头图(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竹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在这里我会再让学生读一读句子,并说说句中哪个字用的好?通过自读和我的指引,预设学生

可以体会到“探字用的好。紧接着我会运用删字法,提问学生是否可以把“探字换成“长字?学生们必定体会到不能换,因为“探字让人感到嫩笋的长势之迅速,展示出了勃勃的生机。接着以读代讲,读中想象,指导学生重读探字,读出竹笋的生命力。

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优先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落后的小组进行鼓励,并给予更多的机会。

环节四:重点品读,领悟情感

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从课文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从而品味出作者此时已经深深沉醉于乡下人家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表达了对乡下人家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会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自主汇报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并布置作业写一写你最喜欢的一种花。

最后,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带给各位考官清晰、直观的感受,同时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