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四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综合检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综合检测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部编版-初中语文-打印版

三顾茅庐

文章主旨

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地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及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结构图示

第一部分(1):刘备欲三顾诸葛亮,张飞等人劝阻

三顾茅庐第二部分(2):刘备侍立阶下等待诸葛亮

第三部分(3~4):刘备与诸葛亮共谋天下大计重难解读

本文分别刻画了刘备、张飞、诸葛亮怎样的人物形象? 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张飞:做事冲动、鲁莽,与刘备情谊深厚。 诸葛亮:才华横溢、目光远大,具有雄才大略。 拓展链接

《三国演义》中与刘备有关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东吴招亲、隆中对、煮酒论英雄、借荆州、摔阿斗、赤壁之战、白帝城托孤等。

《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八卦阵、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三国演义》中与张飞有关的故事:怒鞭督邮、醉酒失徐州、大闹长坂桥、义释严颜、智取瓦口隘等。

《三国演义》中与关羽有关的故事: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放水淹三军、刮骨疗毒等。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拜谒(yè) 鄙贱(bǐ) 半晌(shǎng) 顿开茅塞(sài) ....B.吴会(huì) 存恤(xù) 豫州(yù) 箪食壶浆(dān) ....C.愧赧(nǎn) 沃野(wò) 傲慢(ào) 如雷贯耳(guàn) ....D.纶巾(lún) 鹤氅(chǎng) 侥幸(jiǎo) 思贤如渴(xián)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部编版-初中语文-打印版

A.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B.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 C.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悔。

D.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启发) .B.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审问) .C.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确实) .D.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富庶)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2)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

(3)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 ) 5.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该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____________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__________三国的兴衰过程。

◆整体感知

6.诸葛亮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渴望得到明君的赏识。可为什么他在刘备第三次造访时才与之见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刘备为请到诸葛亮辅佐自己,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从中可以看出刘备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初中语文-打印版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少年刘备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选自陈寿《三国志》)

①妄语:狂妄的话。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9.刘备是这则故事的主角,而文末却提到刘元起对他的帮助和赞语,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中少年刘备的表现,对今天的你有什么教育意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初中语文-打印版

11.《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礼贤下士、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老奸巨猾等,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三国演义》我来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三国演义我来品】 在本次活动中,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三国演义》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国人物我来猜】 猜一猜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

①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 ②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

③身长八尺,面如冠王,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12.下面是关于诸葛亮的一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请你参照示例,写出另外列出来的六项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三顾:三顾茅庐 (1)六出: (2)七擒: (3)东和: (4)北拒: (5)收二川: (6)排八阵:

13.你对《三国演义》很感兴趣,学习之余总爱捧起它,想把它早点读完。看到这个情景,你的妈妈觉得你不应该把时间花在课外读物上面,而应该抓紧时间预习、复习功课,你却不这样认为。为了说服妈妈,你这样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初中语文-打印版

______________”妈妈听后连连点头。

部编版-初中语文-打印版

详解详析

1. C A项,“塞”应读“sè”;B项,“会”应读“kuài”;D项,“纶”应读“guān”。 2. C “教悔”应为“教诲”。 3. B “审”是“明白,知道”的意思。 4.(1)外貌描写

(2)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

5.三国演义 罗贯中 章回 东汉末年 魏、蜀、吴

6.体现了诸葛亮做事慎重,他通过三顾茅庐来考验刘备的诚心。 7.虚怀若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不耻下问。 8.等同,一样

9.写刘元起对刘备的支持与认同,从侧面表现了刘备的雄心壮志、雄才大略。 10.示例:刘备年少时虽家境贫寒,但有远大的抱负和超人的远见。我们也应少有大志,胸怀理想。(意近即可)

先主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亲,与母亲卖鞋子、织草席谋生。(他家的)东南角藩篱边有棵桑树高达五丈多,远远望去茂盛得如同车盖,路过的人都认为这棵树不一般,有人说(这家)将会出现贵人。先主小时候,与家族中的小孩子们一起在树下玩,(他)说:“我以后一定要乘坐这种羽葆盖车(皇帝专用)。”(他的)叔父刘子敬对他说:“你别胡说,这是灭门之祸!”十五岁(的时候),(他的)母亲让(他)出去学习,与同家族的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任九江太守的同郡人卢植为师。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经常资助先主,像对待刘德然一样。刘元起的妻子说:“那是别人家的孩子,你怎么能总这样呢!”刘元起说:“我们家族出现了这样一个孩子,不是一般的人啊。”

11.(1)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阐述理由时,可从书的内容、书中的人物以及这本书带给你的启示等角度入手。

示例:我推荐《三国演义》。理由:首先,《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十分精彩;其次,书中刻画的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是我敬佩的偶像。

(2)①刘备 ②关羽 ③诸葛亮

部编版-初中语文-打印版

12.(1)六出祁山 (2)七擒孟获 (3)东和孙吴 (4)北拒曹魏 (5)收取东川、西川 (6)摆设八阵图

13.示例:妈妈,您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学习语文不能死抱课本,经典名著中有许多语文知识。阅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语感,提高写作能力。有计划地阅读文学名著对我的语文学习是很有益的。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合理安排时间,绝不会影响正常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234.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