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0908190230
姓名:蒋佳伟
欧几里德的漫步处
《欧几里德的漫步处》是马格利特的代表作之一。这位开创了超现代主义的画家再一次用他诡异的思想与精湛的画工挑战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迷惑了我们的眼球。在理想与潜意识的碰撞中我不得不对画家表示钦佩。
马格利特在中国并不为大家所熟知,没有梵高、莫奈、毕加索等西方画家知名度广,但不可否认他对绘画艺术做出的贡献。盛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现实主义流派就是由马格利特创造发展起来的,他的作品对日后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如达利、桑普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何谓超现实主义,这要从它的诞生背景说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无论是战胜国英、法、俄等国,还是战败国德、奥等国,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让人不忍睹视的伤痕。整个欧洲,经济萧条、世态炎凉,人民生活困苦,整个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厌世、悲观的情绪。此种形势之下,人们(艺术家们)开始否定一切,开始逃避现实,追求不存在的梦幻,以脱离现实的悲哀与残酷。
超现实主义的产生比达达主义稍晚。超现实主义并非美学样式的革新,但它深刻地影响着欧美的艺术运动。
超现实主义的产生,有其特有的社会根源,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处在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下的人们,开始对旧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失去兴趣并最终与之分裂。不少艺术家将自己的兴趣转向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说,他们把毫不相干的东西凑在一起,热衷于没有任何逻辑联系和理性
约束的表现手法。以求脱离现实的残酷与悲哀。
“超现实主义明确强调受理性控制和受逻辑支配的现实是不真实的,只有梦幻与现实结合才是绝对的真实、绝对的客观。” 超现实主义者主张把生、死、梦,现实、过去、未来结合在一起,把它们统一起来。于是他们的艺术作品纷纷呈现出神秘、恐怖、荒诞、怪异的特点。
在绘画领域同样如此,马格利特完成了第一部超现实主义画作《迷失的骑师》。他的作品当中也有着神秘、怪异、荒诞的成分,同时也具有一些其他超现实主义画家没有的讽刺与睿智。
在《欧几里德的漫步处》中,首先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那大大的锥形塔楼顶和旁边那白色的大道,透过宽大的窗户可以发现塔尖与天际刚好相接,而白色的道路也在延伸到远方后消失在天边,两者的安排造就了这样一种假象,当你专注于左半的塔顶时,恍惚间似乎右边也有着另一座同样的塔楼,白色的塔顶耸立在树林中,顿时你会疑惑不解,理性告诉你画中只有一座塔,可双眼看到的却是两座,急急忙忙间再仔细回过头去看时,那多出来的塔顶赫然是刚刚那白色的大道而已。很遗憾,画家利用眼睛的认知缺陷完美地欺骗了我们。
树林、塔楼、大道及其两边的房屋这些平常的事物通过重新构架就完全呈现出了一种新鲜感、陌生感,蒙蔽了我们的双眼,令我们的潜意识里产生了那不存在的塔顶。
再仔细看,塔楼、房屋、道路都是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的,最左边的小道,那是一条直线,高耸的塔楼是一个圆柱体上面的塔顶是等腰圆锥、整齐的房屋是一个个矩形搭配三角形的屋顶。似乎除却天上的白云,整个世界都是由几何构成的。这解释了画作的名字,欧几里德这位奠定了几何学基础的数学家,他眼中的世界就由窗外的景色所呈现出来。数学是严谨的,讲求理性思维的,但在理性的世界中却看到了虚幻的、神秘的景象,几何世界中出现了不应该存在的塔顶。两种相反的,矛盾的事物共存在这幅画里,这毫无疑问体现出了马格利特的睿智与他对世界的看法,这种思辨性的哲学是马格利特对待人
生的一种态度。
窗外看完,接下来是室内。在窗台前的是什么?哦,真不敢相信,没错,那是画家的画架,它静静的立在窗前,画夹就在它的下方。那么我刚刚看到的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只存在于帆布上的作品?在这张机智的图片内隐藏了更为机智的图片。帆布在窗口的前面似乎确切地复制了它从阻拦角度上城市的部分。或者说,我们是正在通过一张透明的画布去窥视着这个城市的风景?
而关于那塔和街道的双胞胎形式,难道仅仅存在于艺术家的想像力?
这些也就只有这为与众不同的画家,和那位站在历史漫步处的学者可以知道了。
画家一次次颠覆我们的思维认知,让我们对平常的,普通的事物一次次感到困惑,以往的经验好像都不再值得依赖了。
当我们把马格利特放在属于他的历史里时,我们会发现,他坚持着,他的绘画,不同于梦想,没有象征意义。在这里,他简单地打算通过惊奇和奥秘混淆理智的头脑。他希望奥秘这感觉,能使人类对他们的普通的世界表示怀疑,对他们人生的经验表示怀疑。
马格利特不仅仅是在描绘欧几里德的世界,他更像是穿越了时空在与这位伟大的学者进行着有关整个世界的交流讨论。不同的思想在进行着碰撞。而我们则好像是透过不知是窗户还是帆布去窥视着他们心中的世界。
《欧几里德的漫步处》充满着神秘、睿智的作品,是马格利特人生哲学的体现,他似乎说我们的世界就好像在帆布中一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