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数学日记

来源:二三四教育网


妈妈让我去买菜

今天妈妈让我买4棵生菜和两元的豆腐,到了菜店我选了四棵生菜,然后让那个奶奶给我拿了两元的豆腐。然后奶奶告诉我生菜元豆腐元。我算出来一共要多少钱了,一共是元,她应该找我元。我付完钱之后就顺利的回家了。

我回家之后爸爸妈妈都夸我买得菜好吃。

分饺子

今天家里包铰子一共包了三大盘,我数了数一盆有68只。这时爸爸问我:“如果有六个人吃,每人得到多少。”我写了一道算式:3×68÷6我想:首先3×68有多少个铰子,我列竖式算出一共是204个。知道了铰子的总数,又知道把它平均分给6个人,那就很容易了,204÷6,列竖式算出结果是34。我告诉爸爸每人吃68只铰子。

我和爸爸去买菜

今天我们去买菜,我们买了2斤黄瓜、1斤西红柿,还有2斤我最爱吃的土豆。回来的路上爸爸问我:“黄瓜正好有4只,咱们一家三口,妈妈不吃黄瓜,我们两个人每人吃几只?我想起了以前学的除法,我说:“4÷2=2,每人吃两只。”爸爸点了点头,笑着说:“你算得真对!”

我今天很高兴,不仅跟着爸爸去买了菜,而且还会算数了,真是太好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

记得有一次,妈妈为了巩固我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题:“把两个长8厘

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什么?”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这样的图形: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米) 2X6=12(厘米) 32+12=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一种办法呢。”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拼,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 4×6=24(厘米) 16+24=40(厘米)。

看来妈妈又该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啊!”

有趣的小数点

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圆圆的东西,吃的饼干,玩的皮球,水杯垫,好多好多。这就像我今天认识的小数点,这是我的一位数学新朋友。原来它躲在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去超市,它就躲在价签上,面包元,果酱元,这些小数点到底有什么用啊?去掉它看一看面包230元,果酱890元,哈哈,这回知道它的厉害了吧。

千克和克

今天,妈妈带我去菜场买菜,我发现每个摊位上都有一块长方形的电器,它的正面都是标着:千克克我很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说你刚看到的克和千克都是用来称东西表示重量单位的。回到家我便在家乱七八糟地找了好多东西:一盒茶叶125克一支口红克一盒尿素霜48克……牛奶。

然后妈妈告诉我:能用手拿起的固体,都是用克表示质量单位,液体用手拿不起来用L表示,原来生活中这么多的知识我不知道。

分蛋糕

12月1日是我妈妈的生日,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爸爸从外面的蛋糕店里买了个大大的生日蛋糕回来。然后,妈妈对我说:“快喊你舅舅、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表姐来吃蛋糕吧!”我说:“我知道了,妈妈”。一会儿,人到齐了,妈妈对我说:“宝贝,今天你来给大家分蛋糕吧。”我查了一下,加上我一共是九个人,我看了一下这个大蛋糕是正方形的,我就伤脑筋了。一个蛋糕怎样平均分给9个人吃呢?我想了一下,要把蛋糕平均分给9个人,切出的蛋糕块数应该是9的倍数。如果先把蛋糕先切成3个同样的体积,然后再把这三块蛋糕每一块分成平均的三块,就可以得到9块蛋糕了,3×3=9(块),这样就可以平均分蛋糕了。真是想不到,这么复杂的分蛋糕都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真的很有用啊。

时刻与经过的时间

原来时刻与经过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班上就发生了时刻与经过的时间的故事。

上课的时候,我们在做一道关于时间的题目,题目是这样的:一家图书室借书时间是12:00——13:30和15:00——16:30,求每天借书时间有多长?我们先用13:30-12:00=1小时30分,再用16:30-15:00=1小时30分,最后相加得3小时。可是,老师发现我们写的是1:30+1:30=3小时,不是1小时30分+1小时30分=3小时。然后,老师把这道题米讲了一遍,我们才发现写错了。原来1:30是时刻,1小时30分是经过的时间,它要求借书的时间有多长,就是求经过的时间,我们写成了时刻,所以才错了。

啊,看来时刻和经过的时间是意义不同的两个概念呀!

租船

今天是星期五,我们进行了期中小测验。其中,数学考试卷上有一道题目,让我很难忘。这上面的题目是:有8人去划船,大船可以坐5个人,租金10元;小船可以坐3人,租金6元。问:可以

怎样租船?怎样租合理,为什么?我先想到老师说的:“如果遇到这种题目,就要先看怎样租位子正好的。然后,在算一算要花多少元?”这道题目我是这样算的:先看一条大船和一条小船加起来正好能坐8人,再算一算一共要花16元。然后,我算有没有别的方法,于是,我就看了看,可是都没有合理的,位子也多了。这就说明:应该租一条大船和一条小船。

酿葡萄酒

又到了金秋十月酿葡萄酒的季节了,妈妈从水果市场买来了一些葡萄,箱子带葡萄共47斤。回到家我们把葡萄放到一个大盆子里,称了称箱子,重2斤。我想 :那盆子里的葡萄不就净重47-2=45斤吗。妈妈说:“10斤葡萄放1斤糖,那你算一算45斤葡萄需要多少斤糖?”我算了算,既然10斤葡萄1斤糖,那么40斤葡萄就需要4斤糖。可是还有5斤葡萄,还需要斤糖。4+=斤。“我算出来了,是斤糖!”我高兴地说。妈妈夸奖我说:“宝贝,你算得很对,就是斤糖。”

我们把葡萄洗干净,装进一个干净的大坛子里,均匀地撒上白糖,最后封上盖,就等喷香的美酒酿出来了

巧玩数字游戏(一)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玩了倒数游戏。游戏规则是:首先,双方通过剪子布包锤决定谁先出数,谁赢谁就给出一个整十的数作为基数,然后,双方在这个数的基础上减数字,最多减三,最少减一,减去数字后的差作为下次的被减数,如此循环,谁最后减到零谁就输。

第一轮我和妈妈剪子布包锤,结果我赢了,我先出数字30,我们循环减数字,最后我赢了,真高兴!经过我和妈妈几次决战,我发现了一个技巧:先减到九和五的人必胜,你信吗?不信就试一试吧?

通过玩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我的口算能力,还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争强了我的自信心。

可能性的大小

今天上午,我写完作业,准备和爸爸玩儿一次摸球比赛。

我首先准备一个大盒子,在盒子中放了3个红球,4个蓝球,5个白球。游戏规则是:每人只能摸一次,谁能摸到红球,谁就能得到奖励。

开始摸了,爸爸每一次都能摸到红球,而我却总也摸不到,于是我怀疑起爸爸在耍花样,而爸爸却说自己运气好,并且其中还有数学道理呢。听到有数学道理,我便来了兴趣,端起盒子就跑到一边琢磨起来了。经过反复试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在这个盒子里,我一共放进了12个球,其中红球有3个,那么红球就占球总数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25%,之后,我又根据这个答案摸了20次,果然,我摸出了5次红色的球。

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爸爸,爸爸满意地笑了,同时,我也为我自己的发现而感到高兴,这就是数学中的概率问题。

同学们,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小知识,我相信只要大家留意和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一定会找到更多更有趣的数学知识。

有余数除法的妙用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什么是余数呢?余数就是在分物时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余的情况下,余下的那个数就是余数。可以表示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不过,余数是绝对不

能大于除数的。如:用43根小棒来搭五边形,40÷5=8…3,可以搭8个五边形,还余3根小棒,不能再搭了。但如果是36根,用36÷5=6…6的话,它的余数大于5,就可以再搭一个五边形。

那天,刚学完有余数的除法回到家,爸爸就问我:“如果你们班同学去划船,每条船坐9人,要租几条船?”我对爸爸说:“我们班有86人,86÷9=9(条)…5(人),不过剩下的5个人不能忘记,还要坐一条船,不然他们就不能划船玩了,所以要租9+1=10(条)船。”

余数的作用可真大,如果碰到不能整除的数,不用余数的话,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能准确计算出来。

一定要细心

同学们,我们做作业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题目,我因为粗心,经常做错题,并不是自己不会。比如:有一次姑姑给我出数学题,15千米=( )米+( )米,由于我的粗心,填写成15千米=(700)米+(800)米。姑姑帮我检查作业时,发现我填写错了,于是告诉我好好想一想老师平时教的长度单位公式。我把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的公式一一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似的过了一遍,这才发现7000米+8000米=15000米,而1千米=1000米,刚好7000米+8000米=15千米。我以后做作业不能再粗心了。

小游园有多长

一天,我和妈妈吃过晚饭,我的肚子吃得饱饱的,好像一个小西瓜一样,妈妈笑着说:“宝贝,你吃得太多了,我们去小游园散散步吧!”我们来到小游园,妈妈看了看说:“亲爱的付依诺小同学,你现在能用你学到的数学知识,来测一下这个小游园的长度吗?”我想了想,没带工具怎么量长度呢?我的脑筋飞快地转动着,哈哈,我想到了!我让妈妈和我一起用自己的脚步就能办到哦!我先跨了一步,我的步子小点,走一步大概有30厘米,3步多一点儿就大概是1米了。妈妈的步子比

我的大,走两步就大概是1米了。我和妈妈就这样走着量着,终于量出了这个小游园的长度大约是40米,哈哈,太有趣了,我和妈妈也算是做了一个关于长度单位的小游戏呦!

毫米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毫米,英文名是mm,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有些小朋友可能对我不熟悉,没关系,下面我慢慢向你们介绍。

在刻度尺上,每个1厘米之间有许多小格,共计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几个小格就是几毫米。

小朋友,你知道了毫米的长度,能闭上眼睛想一想,一毫米有多长吗,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呢?比如:直尺、硬币、钥匙、银行卡、作业纸、橡皮等物品的厚度。

下面我举例说明毫米是如何测量的。测量一块45毫米长的橡皮,先将橡皮的一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再看看有几个整厘米数,有4个就是4厘米,还多5格,再数小格,每个小格是1毫米,5个小格就是5毫米,也就是4厘米5毫米等于45毫米,这就是橡皮的长度。

小朋友们,通过以上的介绍,这下你们认识了我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