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存款余额的70.34%、24.58%,分别比柳州市 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高 13.5 1、24.58个百分点;而企业存款、机关团体存 款仅分别占1.05%、3.41%,分别比柳州市国有商业 银行低29.65、3.01个百分点。 在储蓄结构上,农民也更多的选择流动性强的 活期存款。作为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信社, 其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的占比也就较高。2007年 末,柳州市农信社活期存款占储蓄存款的68.94%, 比柳州市国有商业银行高22.33个百分点。活期储蓄 比例高,加上农民生产消费易受季节以及节假日的 影响,因此,农信社储蓄存款稳定性差,易波动。 2006、2007年和2008年一季度,柳州农信社储蓄存 款振幅分别为6.58%、5.58%、5.91%。 (二)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农信社现 在的经营模式仍然是“扩大存款规模一扩大贷款规 模~增加净利息收入一增加利润”。“以存定贷” 的传统经营模式,因而存款增长量是农信社业绩考 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广西农村信用社县(市、 区)联社业务经营综合考评办法(试行)》为例, 该办法把经营业绩考核分为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 两部分,存款增量权重为考核指标(100分)中的 20分,人均存款权重为评价指标(100分)中的30 分。人均存款按区联社每年下达的增量计划指标, 实行按季考核,其中1—3季得分按30%、第4季度按 70%折算计人年度考核得分中。考核结果不仅是各 县(市、区)联社领导班子和员工年工资收入总额 的依据,甚至关系到联社领导的升迁。因此,每到 季末前,特别是年末前,农信社想尽各种办法,通 过各种途径增加存款。 “年前忙着存款搬家,年后 忙着存款归位”的情况几乎成为农信社工作的一般 规律。按季考核存款增量,且年末所占权重大的不 合理考核机制,是农信社存款季节性波动的内在原 因。 (三)短期贷款为主的贷款结构影响。受服 务对象所限,柳州市农信社的贷款结构主要以短期 农业贷款为主。2007年,柳州农信社短期贷款占各 项贷款余额的69.70%,比柳州市国有商业银行高出 38.13个百分点;其中短期农业贷款占短期贷款的 83.07%,占各项贷款的48.36%。由于农信社贷款 投向主要为传统农业,贷款对象分散,贷款使用季 《广西金融研究》2008年第9期 节性强,因而贷款波动较大。以2007年为例,柳州 市农信社贷款振幅达到6.58%。加上农信社掌握的 基本结算户少,因此造成农信社存贷脱节,贷不引 存,不能形成以贷引存的信贷资金良性循环机制。 农信社以短期贷款为主的贷款结构难以有效地熨平 存款的周期性波动,甚至还助推了存款波动。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信社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拓展 农信社存款来源。加快农信社全国性计算机联网的 步伐,尽早形成完备的信息网络系统,增加农信社 支付结算方式和服务手段,加强企业存款和机关团 体存款的组织,实现存款来客户结构由单一化向多 元化转变。通过代理保险、转账电话、网银、POS 机、全额质押、保证金承兑汇票、代发工资、代收 代付、银行卡、外出务工汇兑等产品,实现资金体 内周转循环和留存,带动存款的稳定增长。 (二)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农信 社行为方式的合理化。农信社应调整发展战略,加 快综合化经营步伐,改变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经营和 盈利模式,创新产品种类,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 人,拓展盈利空间。要改变目前的内部绩效考核方 式,建立以效益为纽带,以存款的持续、稳步增长 为目标的存款考核办法。如把按季考核转变为按日 考核;既重视增量,也要重视存量。要避免短期行 为,重视发展一些短期内不会产生较大的存款额, 但是从长期看有利于存款稳定增长的新业务,实现 存款的稳步增长。 (三)优化贷款结构,提高资金的稳定性。 优化贷款结构必须解决贷款结构中存在的短期化、 分散化和由此引起的资金漏出大、吸存能力差等问 题。增加现代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满足 从事高效特色农业、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农户的 有效贷款需求。大力扶植规模大、效益好、管理水 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增加农业综合 开发、农田水利和基本建设、农村消费信贷的信贷 投入比例。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开拓业务领 域和市场空间,培养巩固优良的客户群体,把贷款 和存款紧密联系起来,发展综合性的业务服务,提 高存款、贷款的相互转化能力。 (责任编辑:黎桂林)(校对:LG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