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题 (二) 教学 目标 (三) 重点设计 教 学 设 想 难点设计 教 具 课时设计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四) 11 难忘的泼水节 1. 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认识本文12个生字,会写“凤凰、泼”等生字。 2. 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3. 通过图片和课外资料的补充,初步了解周总理,初步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傣族、泼水节等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两课时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 读书法、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教 学 过 程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板书“泼水节” 2.学习生字“凤、凰” ⑴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音、形)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⑵出示凤凰花的图片,了解凤凰花 3.朗读感悟第一段 ⑴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指名读。 ⑵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⑶指导朗读 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 (四) 教 学 过 程 4.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5.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周恩来总理 读准“恩” 简介总理 第四段: ⑴对襟白褂 学习“襟”“褂” 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拓展:了解“大襟”) ⑵咖啡色长裤 看图理解 (渗透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⑶齐读第四段 齐读第五段 3.同桌对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帮助同桌及时改正读错的字音。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读) 2.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 3.创设情境 4.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我从东村来,为了见总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这里,你呢?你从哪儿来? 生:西村…… 师:我从东,你从西,他从北,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就叫做从——四面八方赶来。板书:四面八方 生读第一句 师错读,把“赶”字读成“走”字?为什么不可以? 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从一个“赶”字中就能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把这个字圈一圈,读懂了这个词,读好句子就更容易了。(齐读)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采访撒花的人:你为什么撒花?撒了不少了,够了,理解“撒满”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5.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喜庆,多么热闹,多么高兴,让我们连起来读读第三段。 6.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泼水节那欢快的场面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去感受泼水节带来的热闹和欢乐吧,齐读课文1-3段。 7.评议,渗透学法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1.简笔画:一条小路。把带有词语的凤凰花花瓣轻轻“撒”在小路上,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 2.依次出示“周恩来”“泼水节”“健康长寿”,请学生“采花瓣”,并带着大家读一读。 3.找出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对襟白褂”“凤凰”“咖啡” 4.读读剩下的四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师采花瓣,生读词语。 5.把词语分成三排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6.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凤凰”两个字 重点指导第一笔的位置、写法,横折弯钩的钩幅度要小一点。把“凤”中“又”的一捺改成点。 2.生练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3.指导写“泼”。学生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写。 4.生练写 5.自评: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加个五角星。 6.展示,互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品读课文,感受“难忘”。 1.细看穿着,体会总理的入乡随俗 ⑴出示课文插图 ⑵请生介绍周总理。出示词卡:对襟白褂、笑容满面 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⑷提升:总理为什么要换上和傣族人民一样的衣服? 2.品味动作,体会总理的与民同庆 ⑴周总理笑容满面的来到傣家儿女的中间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傣家人,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自由读4、5段 ,划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句子。” ⑵学生交流,读句子 ⑶指导朗读:体会总理当时的心情 3.畅想语言,体会总理的真诚祝福 ⑴师:谁来说说傣族人民的表现? ⑵语言训练: ⑶周总理一边向人们泼洒,一边为人们祝福,他有许多祝福的话儿想要告诉大家呢!总理的满腹话语谁能来倾诉?” 4.再现画面,指导朗读 观看记录片中截取的总理参加泼水节的录象片段,感受当时热闹场面。 齐读4—5自然段。 5.朗读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小结:景难忘,人难忘,情更难忘。 3.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脚、度 五、拓展延伸。 1.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2.找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各民族的独特风俗和重大节日。 练习与作业: 1、背诵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恩来总理 傣族人 四面八方 赶 撒满 鲜红 一条条 一串串 欢 呼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