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笫5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r,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N“ ,2O08 Vo1.10.No.5) (第10卷第5期) 招生写 就螋 新时期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肖福忠 (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1)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生源争夺也越来越激烈,新时期高校如何有效地开展招生宣 传工作,本文从招生宣传的重要性、宣传原则、宣传途径及宣传队伍建设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时期;招生宣传;思考 [中图分类号]G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008)O5一O2O3一O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的 招生、就业市场的逐步形成,生源之争也越来越激烈 特别 求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必须实行“阳光工程”。高校通过 是部分地方高校面临着降分录取、报到率逐年降低等严峻形 式,使招生宣传工作也比以往更受社会关注,通过招生宣传 为高校争取丰富生源和争夺高素质的学生,已经成为高校招 生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新时期如何及时有效地开展招生宣 传工作,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来报考本校,是许多高校都在 探讨的课题。 高校要充分重视招生宣传的重要意义 一招生宣传公布招生政策,可以进一步规范招生管理,使录取 行为和录取过程得到监督,增加了招生工作的透明度,更好 地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 二、高校招生宣传应遵循的原则 1.以考生为本的原则 以考生为本是招生宣传工作的出发点。招生宣传的目 、1.招生宣传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人世贸组织,港、澳及境外高校纷纷抢滩国 内高等教育市场;随着国内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 民办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远程网络教育的迅速兴起;随着 国家对考生限制政策的松动,以及学生自由选择院校、专业 的时代的即将来l临,高校生源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2.招生宣传是高校自我展示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步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 教育过渡,高校招生也逐步由卖方市场悄悄地向买方市场转 移 近几年,就连考入清华、北大等国内著名高校的各省状 元也陆续出现了流失的现象,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生源 危机在部分地方高校的招生中已逐步体现出来。面对高等 的是为吸收到更多更好的生源。因此我们在制怍招生宣传 材料时就应该想考生所想.把考生最关心的问题简单明确的 体现在招生宣传材料上。除刊登院校简介和招生计划外,还 应该把录取原则、奖助学金情况、贫困生人学渠道、近三年的 录取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专升本情况、特色或优势专业等 也应一并介绍,使考生和家长通过阅读宣传材料能在短时间 内对报考学校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方便报考。同时。在 宣传时招生工作人员也要把为考生释疑解惑作为工作重点, 应当耐心了解考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业所长,引导他们扬长 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填好报考志愿 2.真实性原则 招生宣传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所以高校发布的 信息就必须准确、真实、全面。在招生宣传中适度推介学校, 实事求是的介绍学校的优势、特色和发展前景,也要介绍学 校的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地方;介绍学校所有 开设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就业前景,也介绍各专业毕 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下,谁能争取到丰富的 生源,争夺到充足的高素质的考生,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高 等教育领域站稳脚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高校 迫切需要利用招生宣传这一窗口来展示和介绍自已的优势, 渴望通过招生宣传来争取高质量的生源。 3.招生宣传是考生及家长迫切了解高校的需要 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考生和家长选择高校和专业的意 识日益增强,他们迫切希望了解准备报考院校的自然情况,而 高校对中国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是一个既向往又陌生并充 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有能力或有机会到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和 了解的考生及家长应该说是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 各种传播媒介形式,开展卓有成效地招生宣传工作,即满足了 考生和家长的需要,同时也扩大了学校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 提高了学校的认可度和信誉度,可以组织、吸引、动员更多的 学生报考,为学校招收高素质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4.招生宣传是贯彻执行高考政策的需要 为体现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教育部要 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难度。对考生关注的问题给予实事求 是的答复,是赢得考生和家长信任的前提。 3.针对性原则 招生宣传的对象要有针对性.才能确保招生宣传工作的 成功率和效率。在招生宣传时要做到准确定位,在招生不同 阶段要有不同侧重。针对每个地区所投放计划的不同、生滹 情况的不同宣传重点也应不同。通过调查选择最有效的宣 传媒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注意的是,考生一 般愿意报考本地区高校,因此,高校在招生宣传时应把争取 本地区和邻近省市的生源作为宣传的重点。 三、高校招生宣传应注重传播媒介的选择 近几年来各种招生宣传形式不断更新,特别是在填报志 愿前夕,各种招生宣传的广告邀请函更是铺天盖地,让高校 招生部门目不暇接,鱼龙混珠,真假难辨。因此,高校招生宣 传部门应该注重宣传媒介的选择,使高校有(下转第205页) 【收稿日期 ̄2008--01—29 [作者简介]肖福忠(I970一),男,辽东学院学生处助理研究员。 20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5月 第1O卷第5期 孙嘉星等: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May.2008 Vol_1O.No.5 第二,高等教育的办学观念和专业设置上要进行深化改 革。政府应将就业问题作为考核和衡量高校教育的一个重 要尺度加以监管,教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盲目追随 第五,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企业的合作力 “冷”、“热”门,要合理设置、比例适中。全国高校也要进行整 体调整.避免资源浪费。此外,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层次性要 强.要有针对性,根据市场需求来定位人才层次结构。一些 研究型大学,可以着重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而一些应用型 的学校.则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实习的时间和 力度。 第三,根据美、英、日等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来看,发 量。由于校友和学校间的特殊关系,所以校友这块资源对学 校的发展意义深远,我们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国内的高校这 方面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校友既在本学校学习过,又已经 在社会上的相关岗位工作了多年,所以对学校和社会都有着 深刻的认识,他们也最容易发现学校的学科设置、教学内容、 招生就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因此,校友的意见非常宝贵。 在国外的高校中,校友捐赠还是学校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 另外,校友所在的单位、企业都是适合在校学生实习的理想 场所,因此,加强同校友间的联系对于调动社会、企业共同合 展第三产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第三产业 作也十分有利。 都是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性行业.随着人民生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同时也将积 水平的提高,需要有大量的有文化、高素质、懂操作的高校毕 累更多的经验。政府、高校和学生个人共同行动起来.近快 业生来从事这些工作.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国民经 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 济发展和解决毕业生就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第四,在高校中搭建信息平台,建立就业指导机构,有专 门的人力和资金投入.真正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就业工作。在 参考文献 这方面,可以借鉴英、美等国家的做法。首先,建立快捷、高 1靳海燕.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效的信息平台,在学生和用人单位间搭建起一个沟通的桥 [J3.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109 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便利服务。此外,还应配有相当数量 2赵琦.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问题浅析[J].理论与 的兼职人员和讲授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他们多拥有心理 实践,2004,(2):101一’103 学专业的知识,对毕业生的辅导除了择业外.还包括个性分 3张严.从中美比较角度谈大学生就业问题[J].北京 析、职业生涯设计等。 教育,2005,(3):55—56 [责任编辑:李丹] c◆0c◆oc◆0c◆oc◆oo◆oo◆oo◆0o◆oo◆00◆00◆0o◆o0◆oc◆00◆oc◆0c◆o0◆oc◆oo◆o0◆0o◆o0◆oo◆oo◆00◆0o◆00◆o0◆oo◆00◆0c◆oo◆oc◆0c◆0c◆0O◆0o◆0o◆o0◆oo◆0o◆oo◆o0◆oc◆oo◆Ⅲ00◆o (上接第203页)限的宣传经费能用在高效的宣传媒介上,花 宣传,效果比较好。 最少的钱,而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结合近几年的宣传经 4.生源地宣传 验.我们认为以下几种宣传方式比较理想。 生源地宣传一直是高校招生宣传的主阵地。随着高等 1.招生专刊 教育逐步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和中学之 据调查,招生专刊是目前招生宣传效果最好的一种方 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交流的形式也趋多样化。因此,要 式。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部门制作的招生专刊是随 加强与中学的联系,帮助中学了解高校招生情况,高校也可 招生计划一起发行的.具有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基本 以在教育质量比较好,报考人数比较多的中学建立生源基 上是人手一册。在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等诸多方 地,也可以扩大招生宣传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动员本校师生 面具有其它宣传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作招生 共同参与招生宣传,为他们提供宣传资料,请他们把学校的 宣传时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发挥其宣传主渠道作用。缺点 发展情况和招生情况及时反馈给曾经就读的中学或亲戚朋 上宣传费用比较高,宣传手段缺乏灵活性,信息量不大。 友,势必增大宣传的覆盖面,而且他们对学校比较了解,宣传 2.网络 起来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随着电脑普及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宣传可以说是 四、应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宣传队伍 招生宣传中的后起之秀.宣传的灵活性和大量的信息弥补了 招生宣传工作要有成效,需要有一支总体稳定、动态平 招生专刊的不足。特点是高效快捷,可以满足考生的个性差 衡的宣传队伍。这支队伍既要熟悉招生宣传政策、了解学校 异。在高考填报志愿前期,各高校招生信息网点击率明显提 整体情况,掌握招生宣传技巧,又必须有较强的纪律性、强烈 高,说明其招生宣传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因此各高校必须重 的责任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能在招生宣 视招生信息网的建设.在网络上提供的招生信息要全面、真 传工作中以学校利益和考生前途为重,认真负责地解答考生 实和准确。内容要及时更新.特别是关系到考生报考的政策 和家长的问题,向考生和家长讲清政策,实事求是的宣传学 等信息要第一时间公布在网上。有条件的高校要建立高校 校。只有这样,才能给学校争取更多更好的生源 为学校的 与考生之间的“交互”平台,加强与招生主管部门和生源地高 生存和发展做贡献。◇ 中之间的友情链接.积极参与各省市招生主管部们主办的网 上咨询活动,足不出户就会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网络将是 参考文献 今后高校招生宣传的重点形式。 1 黄兆信.论高校招生宣传工作[J].江苏高教,2004,(4) 3.招生咨询会 2张建发.高校招生宣传的心理策略与传播技巧[J]. 是目前最为普遍的一种招生宣传形式。每年填报志愿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前.各省市、自治区都会举办咨询会,参加咨询会的考生和家 3蒋胜伟,于艳华.关于高校招生宣传的思考[J].湖北 长十分踊跃。优点是能够使考生充分、全面了解学校,可以 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 实现和报考学校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使学校了解哪些层次、 4张高军.生源竞争与高校招生宣传的原则及策略 类型的考生对自已学校有较为深厚的兴趣,便于及时调整宣 [J].中国成人教育,2006,(3) 传策略。缺点是受地域限制,覆盖面比较小。高校要根据自 5桑冬平,姚丰华.生源竞争与高校招生宣传的原则及 已的招生计划和宣传经费进行合理安排,才能做到有的放 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 矢。对于本地生源或计划比较大的省份采用这种形式进行 [责任编辑:李丹]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