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方法:研究对象均在安静的屏蔽室内完成。室温25~30 cC。首先向被试者说明检查目的,要求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闭目。试验前进行预测试,在其完全掌握测试要求后开始正式测试。采用丹麦产维迪4通道Keypoint型诱发电位仪,按照10/20国际脑电电极系统,将记录电极置于中央中线(Cz),参考电极置于耳垂(A1或A2),地线置于腕部,电极间阻抗<5 kQ。试验以纯音“听觉靶一非靶刺激序列”刺激被试者双耳,声强90 dB,刺激频率0.3~1Hz,刺激波宽为50 ms。靶刺激为高频短音,随机出现,概率为15%;非靶刺激为低频短音,规律出现,概率为85%,两者分别进行叠加平均,要求被试者对靶刺激默数。分析时间800 ms,带通10 Hz一3kHz,灵敏度10 pN/D。分析指标为事件相关电位成分的P300波潜伏期及波幅值。
2.
采用上海产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P300检测,要求检测环境安静,被检测者处于清醒状态并集中注意力,接地电极置于前额,记录电极置于中央中线cz点,参考电极置于双侧耳后乳突,选用听觉Oddball模式,分为靶刺激声音模式和非把刺激声音模式,两种刺激声音共叠加200次,靶刺激出现概率为20%,非靶刺激出现概率为80%,记录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变化
3.
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听觉 odd-ball 程序。被检查者清醒状态下在不被干扰的房间内,检查过程中保持闭目状态,全身放松,避免转动头部、咬牙、吞咽等。记录电极以前额作为参考部位,放在前额正中发际前方即 CZ 点。受试者戴上耳机,给予 1 kHz 低频纯音非靶刺激,以及频率为 2 kHz高频纯音靶刺激,靶刺激随机分布于非靶刺激中,靶刺激强度为 110 dB,以 20%的概率出现在非靶刺激中,滤波带宽 1~50 Hz,叠加 30~50
次。受试者集中注意力,每当听到靶刺激时,便按下计数器,记录靶刺激后 250~500ms 内出现的正向电位即 P300。
4.电位P300评价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P300采用丹麦丹迪公司生产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检查环境屏蔽安静,室温25~30℃.受试者取坐位、放松、闭目,每例先做预测试,让受试者了解测试过程后再做正式测试。记录电极、参考电极及地极分别置于cz、A、Fpz;由odd ball作业诱发,给予双耳以强度1lOdB的短纯音刺激,分析时间750ms,带通l~50Hz;两套触发系统,受试者选听并用心累计高音调音(靶刺激),其中靶刺激占20%,非靶刺激占80%,每例均重复2次,如两次测试间潜伏期相差超过5%,需重新测试。叠加30—50次.记录到稳定的P300后,测定P300峰潜伏时,若P300出现单峰,以P300波的顶点,为测量点;若双峰幅度相等,则以P300波下降支和上升支两者的延长线的交点作为测量点。P300指标包括:(1)潜伏期(ms),系刺激开始到各成分最大波幅值点横轴直线距离,靶指标有N2、P3;(2)波幅(“v)靶指标有N2、P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